第七章 教学(上)
1.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一般任务考试站网校
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5.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③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6.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且呈现多样综合的特点。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为: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用知识
(5)检查知识
7.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8.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