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教育学》章节知识点(第九章第一节)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9月13日

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班主任的根本任务是:在校长和教导主任的领导下,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和组织工作,促使本班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班主任的职责是对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具体任务如下: 
  (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德育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班主任的各项工作之中。离开这一指导思想,则各项工作都会陷入困境。小学班主任要做到了解和接触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做好小学生德育工作。 
  (二)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教给学生如何听课、如何记忆、如何复习、如何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小学生课外校外活动极多,班主任都应予以关心和指导(详见课外活动一章)。 
  (四)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班级管理是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班主任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对班级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关系和各种因素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班主任要尊重少先队组织,支持少先队活动,并根据实际提出指导性意见。 
  (五)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协调本班各任课教师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是经常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经常与任课教师交流意见,互通情况,尽可能形成对学生情况的全面了解与掌握。 
  二是调节各门学科的学习负担,协调好各个任课教师在布置作业、测验和辅导等活动的安排,力求做到统筹兼顾,尽可能让学生做到劳逸结合。 
  三是慎重处理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培养与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