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小学教育学核心考点精粹:第九章班主任工作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7月18日

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

  1.班主任的历史
  班主任是指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产生于班级授课制。我国1862年在北京的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这一形式。20世纪初,全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
  2.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2)班主任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
  (3)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3.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小学班主任的职责是对全班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具体任务包括: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努力学习;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4.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1)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有八方面的工作:了解学生、组织 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 行评定、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
  (2)个别教育工作
  ①先进生工作
  在一个班中,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一般被称作先进生。他们一般有如下心理特点: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 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先进生的教育,应做到:
  1.严格要求,防止咱满;Ⅱ.不断激励,弥补挫折;Ⅲ.消除嫉妒,公平 竞争;Ⅳ.发挥优势,全班进步。考试站(www.examzz.com)
  ②后进生工作
  后进生通常指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不太守纪律的学生。后进生是一个相对概念。后进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不适度的自尊心、学习动机不强、意志力薄弱。
  做好后进生工作,在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班主任 应注意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3)班会活动的组织
  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之下,一般由学生干部主持进行 的全班性会务活动。班会有三个特点: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班会一般 有三类: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
  (4)班集体的培养
  ①班集体的特征
  班集体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②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