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资福利到底怎么样?_第3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5年1月28日

  2.实行工资的“阳光”发放。县级政府应当实现工资明细、医疗保险明细及住房公积金明细可网络查询,保证基层中小学教师能实时查询自身工资及各项扣款明细,实现基层教师“勤勤恳恳工作,明明白白挣钱”的基本要求。

  3.实现医疗保险制度的透明化,加大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将医疗保险相关文件下发到基层中小学教师的手里,并按年给予基层教师医疗保险收入和支出的明细表,让他们明确知晓自己缴纳及单位缴纳的数额,避免他们对医疗保险制度产生不信任的情绪。

  4.建立县级医院的定期体检制度。各级医保中心应当将定期体检制度的建立、健全纳入其工作范围,由医保中心出面,实现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年一次或者两年一次的体检,同时,应尽量保证体检在设施齐备、经验丰富的县级医院进行。定期体检制度不应只包括在职中小学教师,已经退休的老教师也应当进行常规的体检,以保证健康问题的早发现、早治疗。

  5.实现医保定点门诊及零售网络的基层覆盖。各级医保主管部门应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覆盖乡镇的定点门诊和零售网络,这既提高了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又为基层的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便利。目前,许多省份(如江苏等)都在努力实现定点医疗机构及定点医药零售网络的乡镇覆盖,河北省宣化市2011年也已经实现了较为全面的覆盖,可以对先行者的经验进行学习和利用。

  6.提高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扩大其使用范围。住房公积金也是教师个人收入的一部分,应与教师工资一起由各级财政保证,不应继续拖欠。住房公积金的缴费明细也应及时向全体教师公布,并向教师发放宣传文件,使其了解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条件、使用范围等必要信息。通过住房公积金的有效使用改善缴纳者的住房条件,是住房公积金政策的最终目的。

  7.继续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各地区应当制定相应的规划,解决本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带的教师周转房建设,争取将教师工作区域与生活区域紧密连接,减轻基层教师的生活负担,使其更好地投入教学工作。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