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教师都住什么房?
在房价越来越贵的情境下,教师的住房问题尤其严重。在农村,老师都住什么房子?在城市,老师买不买得起房子?都是很棘手的问题。调查发现,在农村,4%的老师目前租赁住房居住,37%的教师目前居住的为父母或配偶的宅基地建房,46%的被调查教师已经购买商品房。13%的教师目前居住的住房为集资建房。随着近些年房地产市场的大发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住房状况呈现了多样化的特征。但是绝大部分老师都是自己解决房子问题。而按照《教师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
在城市,教师的住房压力也非常大,部分高校教师能够享受到住房福利,很多高校采取集资建房的方式,为老师提供住房。而基础教育学校的老师,仍然需要自己购买住房。只有少数地区,一些地产公司也会在特定时间开展针对教师群体的优惠政策,此前,华西都市报曾联手保利地产发起“教师福利房置业计划”,在教师节前送上购房福利,通过教育渠道资源,向四川范围内大、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系统职工及学生发送“教师购房大礼包”;同时,凭教师证的老师们买房,均可获得万元以上的购房优惠。
5.购房支出大在哪?
农村中小学教师在县城购房的意愿十分强烈,因为其为城镇户口,没有宅基地和土地,希望 “自住”或“退休后自住”。30.8%的教师住房支出占其月工资的比例达到50%以上,只有16.6%的教师住房支出占月工资的比例在10%以下。购房成本已经成为已购房教师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6.有没有住房公积金?
在农村,住房公积金制度贯彻得并不彻底,有的单位未给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即使正常缴纳,但额度较小,40岁以下的教师月缴费额低于100元,40岁以上的教师月缴费额在200元左右。只有30%的教师利用住房公积金购买住房。基层教师对于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有比较强烈的意愿,住房公积金制度对教师购房的支持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教师福利到底怎么样?
总的来说,教师享受各种福利的比例都很低。在中国教育报微信的调查中,只有6%的老师享受过出行优惠的福利,8%的老师享受过学术假的福利,5%的老师享受过购房福利,36%的老师享受过医保福利。
怎么改善教师的福利?
1.建立向农村中小学教师倾斜的收入倍增计划。根据基层教师的工作量提供适当的津贴或补贴,使基层教师的收入增长快于城乡居民平均收入的增长,提前实现收入倍增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