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辅导之宪法详解(一)_第3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7月11日

  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在卢梭看来,主权是公意的具体表现,人民 的公意表现为最高权力;人民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来源,国家是自由的人民缔结契约的产物,而政府的一 切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人民主权学说的出现是国家学说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 阶级的锐利武器,胜利后的资产阶级纷纷在宪法中确认人民主权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一般表述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无产阶 级在创建无产阶级政权过程中,批判性地继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对人民主权原则的创造性运 用和发展。

  (二)保障公民权利原则

  人权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就其原创意义而言,人权属于应有权利、道德权利。17、18 世纪的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学说,强调人人生而享有自由、平等、追求幸福和财产 的权利。在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天赋人权学说和人权口号的指导下,资产阶级开始了争取人权的斗争,在 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人权口号逐渐被政治宣言和宪法确认为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同样也在宪法中确认了基本人权原则。在措辞上,社会主义宪法并未直接使 用“人权”一词,但宪法中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实质上就是对基本人权的确认。

  (三)法治原则

  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 行管理的一种方式,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重要的民主原则。其核心思想在于依 法治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任何组织和个人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不仅宣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而且还规定国家的立法权属于最高人民代表 机关,使宪法和法律有了广泛深厚的民主基础,为社会主义的法治原则的实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四)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群众路线在党和国家、 社会生活中的运用。民主集中制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則提,缺一不可。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民主集中制才能得到确立和贯彻坚持这一原则,实现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1)民主集中制是“政权组织” “政权机关”的组织与活动原则。

  (2)在民主集中制中,民主是基础。在普选的基础上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是民意 机关、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选举政府。这是民主集中制的决定性方面,是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