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备考模拟试题(十六)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6月14日
综合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其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经相关部门批准,甲公司于2009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0万份,每份面值为100。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价格总额为200000万元,发行费用为32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已存入银行专户。

  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限为3年。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票面年利率为:第一年1.5%,第二年2%,第三年为2.5%;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息自发行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起息日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之日即2009年1月1日,付息日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之日起每满一年的当日,即每年的1月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甲公司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每份债券可转换为10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生产用厂房的建设。

  (2)甲公司将募集资金陆续投入生产用厂房的建设,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部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生产用厂房于2009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2010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2009年度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3000万元。

  (4)2010年7月1日,由于甲公司股票价格涨幅较大,全体债券持有人将其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甲公司普通股股票。

  (5)其他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将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份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②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无债券发行人赎回和债券持有人回售条款以及变更初始转股价格的条款,发行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6%。

  ③按债券面值及初始转股价格计算转股数量,在当期付息前转股的,利息不再单独支付。

  ④2009年甲上市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0万元,2009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0000万股。

  ⑤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

  要求:

  (1)计算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2)计算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应分摊的发行费用;

  (3)计算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实际利率及2009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并编制甲公司确认及支付2009年度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

  (4)计算甲公司2009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5)计算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2010年6月30日的摊余成本,并编制甲公司确认2010年上半年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

  (6)编制甲公司2010年7月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普通股股票时的会计分录。

  2.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系上市公司,20×7年1月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6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264万元,这些暂时性差异均不是因为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根据20×7年颁布的新税法规定,自20×8年1月1日起,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25%。甲公司预计会持续盈利,各年能够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20×7年利润总额为790.894万元,当年部分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7年1月1日,以1022.35万元自证券市场购入当日发行的一项3年期到期还本付息国债。该国债票面金额为1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年实际利率为4%,到期日为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该国债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税。

  (2)因违反税收政策需支付罚款40万元,款项尚未支付;

  (3)20×7年1月开始自行研发一项新技术,合计支出1000万元,费用化支出为20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金额为800万元,10月6日研发成功该专利技术,预计使用10年,企业按照直线法摊销计入管理费用,会计与税法规定的摊销方法和摊销年限均相同。按照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4)20×7年7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某股票;支付价款260万元(假定不考虑交易费用)。甲公司将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12月31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300万元。

  (5)20×7年9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某股票;支付价款150万元(假定不考虑交易费用)。甲公司将该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12月31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

  (6)本期提取存货跌价准备210万元,期初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0;

  (7)本期预计产品质量保证费用50万元,将其确认为预计负债,期初产品质量保证费用为0;

  (8)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20×6年年末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假定等于其成本),20×7年年末其公允价值跌至1600万元;

  (9)应付职工薪酬的科目余额为1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该企业允许税前扣除的合理职工薪酬为80万元;

  (10)当年发生了200万元的广告费支出(款项尚未支付),发生时已经作为销售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甲公司20×7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

  (11)20×7年1月1日存在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本期转回1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本期转回200万元。

  其他资料:

  (1)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负债等,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2)税法规定,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允许税前扣除。

  (3)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广告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允许当期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允许向以后年度结转税前扣除。

  要求:

  (1)分析、判断上述哪些事项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哪些事项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计算甲公司20×7年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余额。

  (3)计算甲公司20×7年度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4)计算甲公司20×7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

  (5)计算甲公司20×7年度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6)编制甲公司20×7年度确认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分录。

  3.甲化工厂系国有工业企业,经批准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为了保证新准则的贯彻实施,该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了《甲化工厂会计核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组织业务培训。在培训班上,总会计师就执行新准则、办法的内容等作了系统讲解。部分会计人员感到对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以及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不理解,向总会计师请教。总会计师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作了解答;同时结合本企业实际,系统地归纳了执行新准则、办法的主要变化情况。

  (一)2008年执行的新准则、办法与该厂原做法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由应收账款扩大至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

  (2)将短期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分别改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改为成本法核算。

  (3)将存货的发出计价方法由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

  (4)将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由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改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5)将收入的确认标准由按照发出商品、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确认收入,改为在同时满足以下五个条件时才能确认收入:

  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②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④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⑤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6)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二)2009年1月,该厂对一年来执行新准则、办法的情况进行了总结,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对会计处理方法作以下调整:

  (1)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全部应收款项余额的5%改为:1年以内账龄的,计提比例为5%;1~2年账龄的,计提比例为10%;2~3年账龄的,计提比例为50%;3年以上账龄的,计提比例为100%。

  (2)将某条生产线的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年数总和法。

  (3)该厂2008年有一栋出租的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至2009年1月1日,该办公楼的原价为4000万元,已提折旧24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00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净残值均与会计相同。2009年1月1日,决定改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楼2008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3800万元。假定2008年12月31日前无法取得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

  其他资料:该厂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要求:

  (1)假定你作为甲化工厂总会计师,如何解释:①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及其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什么?②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及其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什么?

  (2)请分别指出甲化工厂2008年和2009年所作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中,哪些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哪些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3)针对2009年发生的会计政策变更,计算其累积影响数并编制相关分录。

  4.甲公司和乙公司20×8年度和20×9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8年甲公司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甲公司的产品质量保证条款规定:产品售出后一年内,如发生正常质量问题,甲公司将免费负责修理。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出现较小的质量问题,则须发生的修理费为销售收入的1%;而如果出现较大的质量问题,则须发生的修理费为销售收入的2%。据预测,本年度已售产品中,估计有80%不会发生质量问题,有15%将发生较小质量问题,有5%将发生较大质量问题。

  (2)20×8年1月,甲公司需购置一台环保生产设备,预计价款为1000万元,因资金不足,按相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提出补助360万元的申请。20×8年2月15日,政府批准了甲公司的申请并拨付甲公司360万元财政拨款(同日到账)。20×8年3月31日,甲公司购入环保设备,实际成本为1200万元,使用寿命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无残值,该设备无需安装,购入当天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3)甲公司于20×8年1月1日以无形资产、库存商品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作为合并对价,支付给乙公司的原股东,以换取乙公司80%的股权,当日办理完成了乙公司的股东变更登记手续。该项交易的相关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的无形资产原值为5600万元,累计摊销为6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库存商品成本为8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成本为2000万元(其中成本为21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贷方余额为100万元),公允价值为1800万元。甲公司另为企业合并支付审计费、法律服务费等直接相关税费30万元。

  ②甲公司在20×8年1月1日备查簿中记录的乙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资料:

  20×8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00万元,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仅存在一项差异:用于行政管理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700万元,账面价值600万元,按直线法摊销,剩余摊销期为10年。

  (4)2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在进行商誉减值测试时,甲公司将乙公司的所有资产认定为一个资产组,而且判断该资产组的所有可辨认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甲公司估计乙公司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11000万元。

  (5)因甲公司无法支付丙公司货款3000万元,于20×9年6月28日与丙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同意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的20%股权按照公允价值作价2800万元,用以抵偿其欠付丙公司货款3000万元。丙公司未对上述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6)其他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与乙公司、丙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甲公司取得乙公司股权前,未持有乙公司股权。

  ②乙公司20×8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20×9年1月至6月30日期间实现净利润260万元。除实现的净利润外,乙公司未发生其他影响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

  ③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甲公司产品质量保证业务,判断甲公司在其2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是否应当确认预计负债,如若确认,计算应确认的预计负债金额。

  (2)判断甲公司取得的财政拨款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还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并说明判断依据;计算该项政府补助对甲公司20×8年度损益的影响。

  (3)判断甲公司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乙公司股权的交易是否应当确认损益,并说明判断依据。

  (4)确定甲公司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合并乙公司的购买日,并说明确定依据。

  (5)计算甲公司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乙公司股权的初始投资成本及应确认的商誉。

  (6)判断甲公司20×8年12月31日是否应当对乙公司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并说明判断依据(需要计算的,列出计算过程)。

  (7)判断丙公司通过债务重组交易取得乙公司20%股权的交易是否确认债务重组损失,并说明判断依据。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