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A公司于2006年3月以6 000万元取得B公司30%的股权,并对所取得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于2006年确认对B公司的投资收益200万元。2007年4月,A公司又投资7 500万元取得B公司另外30%的股权。假定A公司在取得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后,B公司并未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A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A公司未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任何减值准备。假定2006年3月和2007年4月A公司对B公司投资时,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分别为18 500万元和24 000万元。2007年4月,再次投资之后,A公司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13 700
B.7 500
C.13 500
D.13 68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①第一次投资成本为6 000万元
②第二次投资成本为7 500万元
追加投资追溯调整时:
借:盈余公积 2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80
贷:长期股权投资——B(损益调整) 200
再次投资之后,A公司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6 000+200+7 500-200=13 500(万元)。
27.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
A.收到的税费返还
B.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C.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的收入
D.出租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E.为其他单位提供代销服务收到的款项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选项BC,均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8.下列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不确认递延所得税的有( )。
A.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专利权
B.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
C.因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初始确认的商誉
D.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确认的预计负债
E.期末按公允价值调减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金额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确认时,既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影响会计利润,故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因确认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会进一步增加商誉的账面价值,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增加了商誉的账面价值以后可能很快就要计提减值准备,同时商誉账面价值的增加还会进一步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使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商誉价值量的变化不断循环,因此,对于企业合并中产生的商誉,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准则规定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29.下列关于长期股权投资表述中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有( )。
A.增资条件下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需要追溯调整,同时调整成本法期间被投资企业由于资本公积变动投资方享有的份额
B.增资条件下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需要进行追溯调整,同时调整权益法期间被投资企业由于资本公积变动投资方享有的份额
C.减资条件下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需要进行追溯调整,同时调整权益法期间被投资企业由于资本公积变动投资方享有的份额
D.减资条件下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需要进行追溯调整,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当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E.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间不管是顺流交易还是逆流交易均需将全部未实现的内部损益进行抵销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选项C不需要追溯调整,选项E并不是全部未实现损益都得抵销,而是按持股比例来抵销的。
30.正保公司于2008年7月1日取得甲公司25%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甲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假设正保公司取得投资时,甲公司有一项固定资产原值为100万,净残值是0,折旧年限是10年,已计提折旧15万元,即已计提1.5年,公允价值是76.5万元。8月1日正保公司将一批产品A以100万元出售给甲公司,该产品的成本为8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10万元;9月1日正保公司向甲公司出售B产品,售价80万元,成本90万元,9月1日B产品的实际可变现净值是80万元;10月1日甲公司将C产品出售给正保公司,售价是100万元,成本80万。至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售出A产品,B产品出售80%,C产品全部售出。甲公司是一个处在成熟时期的企业,假设每月实现的利润是均衡的,2008年全年实现净利润1 000万,则正保公司2008年12月31日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万元。
A.125
B.117.625
C.120.125
D.115.1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产品内部交易损益=100-(80-10)=30(万元);B产品的交易损失=90-80=10(万元),属于B产品发生的减值失,不用抵销。C产品由于正保公司全部实现对外销售所以也不用调整。固定资产调整增加净利润=(85-76.5)÷8.5×6÷12=0.50(万元); 正保公司2008年12月31日确认的投资收益=(1 000×6÷12+0.50-30)×25%=117.6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