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贷款台同与管理
一、贷款合同签订
1.贷款合同概述
(1)贷款合同的定义贷款合同,是从贷款人主体角度提出的,一般是指可以作为贷款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法人、其他组
织之间就贷款的发放与收回等相关事宜签订的规范借贷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法律文件……从借款人主体角度而言,贷款合同也称为借款合同。
(2)贷款合同的内容
贷款合同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当事人的名称(姓名)和住所、贷款种类、币种、贷款用途、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借贷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担保方式、违约责任等。
②根据贷款新规的相关规定,贷款人应在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提款条件以及贷款资金支付接受贷款人管理等与贷款使用相关的条款,提款条件应包括与贷款同比例的资本金已足额到位、项目实际进度与已投资额相匹配等要求。
③贷款人还应在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借款人出现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未按约定方式支用贷款资金、未遵守承诺事项、申贷文件信息失真、突破约定的财务指标约束等情形时借款人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和贷款人可采取的措施。
(3)贷款合同的分类
贷款合同分为格式合同和非格式合同两种。
格式合同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业务管理要求,针对某项业务制定的在机构内部普遍使用的格式统一的合同。
(4)贷款合同的制定原则
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合同应当依据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现行制度规定、业务操作规程以及业务需求制定,并应遵守以下原则:
①不冲突原则,即贷款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②维权原则,即贷款合同要在法律框架内充分维护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③适宜相容原则,即贷款合同要符合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各项基本制度的规定和业务发展需求;④完善性原则,即贷款合同文本内容应力求完善,借贷双方权利义务明确,条理清晰。
2.贷款合同的签订
经审批同意后,贷款人应与借款人及其他相关当事人签订书面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等相关合同。合同中应详细约定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避免对重要事项未约定、约定不明或约定无效。根据《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在合同中对与贷款相关的重要内容作出承诺,承诺内容包括:贷款项目及其借款事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向贷款人提供完整、真实、有效的材料;配合贷款人对贷款的相关检查;发生影响其偿债能力的重大不利事项时及时通知贷款人;进行合并、分立、股权转让、对外投资、实质性增加债务融资等重大事项前征得贷款人同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