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含价格 隐含价格是指贷款定价中的一些非货币性内容。银行在决定给客户贷款后,为了保证客户能偿还贷款,常常在贷款协议中加上一些附加性条款。附加条款可以是禁止性的,即规定融资限额及各种禁止事项;也可以是义务性的,即规定借款人必须遵守的特别条款。附加条款不直接给银行带来收益,但可以防止借款人经营状况的重大变化,给银行利益造成损失,因此,它可以视为贷款价格。
3.影响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 贷款成本 ①按照一般的价格理论,影响贷款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信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②在贷款定价时银行应当考虑的因素主要是银行的资金成本,可分为资金平均成本和资金边际成本。(资金亦是商品,同样要贱买贵卖。)
贷款风险程度 公司信贷产品的定价与风险是紧密相连的,决定价格高低的重要考虑因素是风险程度。对于不同风险程度的贷款,银行所花费的管理费用或对可能产生的损失的补偿费用也不同。这种为承担贷款风险而花费的费用,称为贷款的风险费用,也是贷款的风险成本。银行在贷款定价时必须将风险成本纳入贷款价格之中。
贷款费用 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贷款,需要在贷款之前和贷款过程中做大量的工作,都需要花费人力、物力,发生各种费用。在贷款定价时,应将这些费用考虑进去,作为构成贷款价格的一个因素。
借款人的信用及与银行的关系 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主要是指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借款人的信用越好,贷款风险越小,贷款价格也应越低。
借款人与银行的关系也是银行贷款定价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这里所指的关系,是指借款人与银行正常的业务关系。那些在银行有大量存款,广泛使用本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或长期、有规律地借用银行贷款的客户,就是与银行关系密切的客户,在制定贷款价格时,可以适当低于一般贷款的价格。
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
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盈利目标,为了实现该目标,银行对各项资金运用都应当确定收益目标。贷款是银行主要的资金运作项目,贷款收益率目标是否能够实现,直接影响到银行总体盈利目标的实现。
在贷款定价时,必须考虑能否在总体上实现银行的贷款收益率目标。贷款收益率目标应当合理制定,过高的收益率目标会使银行贷款价格失去竞争力。
贷款供求状况 市场供求状况是影响价格的一个基本因素。
当贷款供大于求时,贷款价格应当降低;当贷款供不应求时,贷款价格应当适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