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资产周转率 |
×100% 资产平均总额= |
① 总资产周转率可以用来分析客户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 ② 该比率越高,说明客户利用其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越高,客户的盈利能力越强。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100% 流动资产平均净值=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 |
①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运用效率的指标。 ② 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不仅反映流动资产运用效率,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盈利水平。 ③ 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越快,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企业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占用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越多,说明企业流动资产的运用效率越高,进而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均得以增强。反之,则表明企业利用流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效率较低。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100% 流动资产平均净值=
|
① 它是反映客户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指标。 ② 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表明客户固定资产利用较充分,同时也表明客户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发挥效率。 ③ 在实际分析中,需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以便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运用效率。 A. 固定资产的净值随折旧时间推移而减少,随着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而增加,这些都会影响固定资产周转率。 B. 在不同企业间进行比较时,还要考虑由于采用不同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净值的影响。 C. 不同行业间作比较时,应考虑由于行业性质的不同造成的固定资产状况的不同。例如制造业、批发业和零售业,在销售收入净额相近的情况下,其固定资产净值会相差很大,因而其固定资产周转率也会相差很大。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100% 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回收期数= = |
①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表明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的次数。 ② 一般而言,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说明企业收回赊销账款的能力越强,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和流动性越强,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③ 上述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指标,不仅反映出客户营运能力的强弱,而且也反映出客户短期偿债能力的好坏。 ④ 除上述用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来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情况外,还可以通过计算应收账款回收期,即应收账款账龄来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情况。 ⑤ 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 在与其他企业比较时,由于公开财务信息资料中很少表明赊账净额,所以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可采用销售收入净额。 B. 应收账款数额应包括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等全部数额;但如果应收票据已向银行办理了贴现手续,这些应收票据就不应包括在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之内。 C. 应收账款余额应是扣除坏账准备后的净额。 |
存货周转率 |
存货周转率=×100% 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持有天数= =
|
① 它是反映客户销售能力和存货周转速度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客户生产经营环节中存货营运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② 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常常达到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存货质量好坏、周转快慢,对客户资产周转循环长短具有重要影响。 ③ 存货周转速度不仅反映了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好坏,经营效率的高低,同时也表明客户的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强弱。 ④ 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客户存货从资金投入到销售收回的时间越短。在营业利润率相同的情况下,存货周转率高,获取的利润就越多;相反,存货周转率慢,反映客户的存货可能过多或不适应生产、销货需要,而过多的存货将影响资金的及时回笼。 ⑤ 存货也可用存货持有天数表示,一般而言,存货持有天数增多,或是说明客户存货采购过量,或是呆滞积压存货比重较大,或是存货采购价格上涨;而存货持有天数减少,说明客户可能耗用量或销量增加。但是过快的、不正常的存货周转率,也可说明客户没有足够的存货可供耗用或销售,或是采购次数过于频繁,批量太小等。 ⑥ 存货周转率通常按年计算,如果客户属季节性生产企业,每季度存货余额波动较大,平均存货余额应用每月或每季的存货余额平均计算。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FIFO LIFO),对存货的周转率有较大影响,因此,将不同时期存货周转率进行对比时,要注意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所带来的影响,并作相应调整。 |
资产收益率 |
×100% 资产平均总额= |
① 资产收益率是反映客户资产综合利用效果的指标,也是反映客户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标。 ② 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客户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营运能力越强,盈利能力越强。 |
所有者权益收益率 |
×100% |
该比率越高,表明所有者投资的收益水平越高,营运能力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