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2014会计实务考前串讲第二章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6月14日

本章客观题为主,(计算性单选题),初始计量和期末计价。

一、确认条件

1.两个持有目的:①基本持有目的:备售;次要持有目的:②备耗(生产后还是为了出售);

2.以产权为界定标准,不看存货存放地点(工程物资、特种储备物资、受托代销商品、受托加工物资都不是企业的存货→在库不是存货;发出商品、在途物资是存货→不在库是存货)

3.同时满足3个条件→想到资产的确认条件:①存货的定义;②经济利益很可能(>50%)流入;③金额能可靠计量;这三个条件也是写会计分录的过程要求。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取得时):区分取得方式

1.外购的:价税费:①价:价款;②消费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进口货物的关税等;③费: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仓储保管费、保险费、过路费、过桥费、入库前的拣选整理费、合理损耗等;

■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物资毁损、短缺:①合理损耗进成本;②应收的赔偿,计入其他应收款;③意外灾害和尚待查明原因的视同“盘亏”,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查明原因后处理

例:购进初级农产品100,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30%,其中5%为合理损耗,5%运输机构原因造成的,20%为非合理损耗(尚未查明原因),问入库的原材料的入账成本是?

借:原材料  (倒挤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0×13%×(1-25%)

待处理财产损溢 100×20%

其他应收款 100×5%

贷:库存现金  100

教材【例2-1】说明:

①(1)是单料同到,验收入库后走账;

②(2)是单到料未到,先根据发票账单走“在途物资”,验收入库后转入“原材料”;

③(3)重点,料到单未到,月末暂估(增值税不能暂估),注意暂估的时间是月末,次月初原账冲回,发票账单到了后正常验收入库入账;实际工作中是单到的月末暂估,发票账单到了原账冲回,正常走账。

教材【例2-2】说明:

①重点是消费税的去向问题:消费税的去向有两个,一个是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另一个去向是其他(含直接销售、用于集体福利个人、在建工程等),计入“委托加工物资”(原因是消费税只在一个环节征收);

②支付的加工费,是购买加工劳务,相当于购进货物,有增值税进项税额;

③消费税的计算公式:(料+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其中加工费包括受托方代垫的部分辅料(一般不用记,考试时直接告诉消费税的金额);

④(2)可以考分录(区分消费税的去向)

⑤(3)可以考加工完成后的存货的入账价值是多少?或者作为多选题出现:下列构成存货的初始入账成本的有?

■自行生产的存货包括料工费,其中,制造费用中没有“修理费”,P24最后一段,制造费用中含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三、存货的发出计价

1.取消了后进先出法(不符合资产负债表观)

2.公式:期初库存+本期入库=本期出库+期末库存

公式的左边是已知数,右边未知,先知道其中一个,另一个倒挤,通过各种存货发出方法求出“本期出库”后,倒挤期末库存,会有存货的盘盈或者盘亏,发现时走待处理财产损溢,批准后分别情况转入“其他应收款”、“管理费用”(收发计量差错)、“营业外支出”(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待处理财产损溢期末不能挂余额,因为不在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如果通过实地盘存制先知道了期末库存,则倒挤本期出库,此时不存在盘盈、盘亏问题。

四、存货的期末计量

1.期末以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其中成本指的是存货的初始入账成本(已知数),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取决于存货的持有目的:

可变现净值(备售)=预计售价-预计销售费用和税金;

可变现净值(备耗)=所生产的产品的预计售价-产品的预计销售费用和税金-深加工的成本

公式中的售价,有合同约束的,按照合同价,没有合同约束的按照一般售价,有合同约束的和没有合同约束的应该分别计算可变现净值并分别与其成本比较。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