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2014会计实务考前串讲第一章第4节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6月14日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会计要素概念

  会计要素,是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比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比如,企业自行研发专利权,研究阶段的研究支出就不能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只能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溢。研究成功进入开发阶段后就可以作为一项资产予以确认。财产物资的盘亏,待处理财产损溢期末不能挂余额。

  (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比如:企业涉及的未决诉讼,由于证据不足,未来赔偿的可能性大于5%但小于等于50%,就不能作为企业的负债确认,只能作为或有负债。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比如:企业涉及的未决诉讼,由于证据充足,律师或法律顾问预计很可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出,金额也能够可靠的加以估计。此时,就需要按最佳估计数确认为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所有者权益按其来源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它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者股本部分的金额,即资本溢价或者股本溢价。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主要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A、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所确认的收益

  B、准备持有至到期的投资,改变持有目的,转换为可供出售的投资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比如,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失需冲减资本公积;股份制公司采用收购本企业股票的方式减少投资所产生的损失。

  (3)留存收益,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取消了公益金,造成了产权不清晰,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由于所有者权益体现的是所有者在企业中的剩余权益,因此,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主要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所有者权益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三、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