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命题:(第三章第二节)_第4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5月2日

  (三)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直接影响下,“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风靡全球,成为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在程序教学中,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骤,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降到最低。在20世纪60年代初,许多教科书都以程序化的方式编写,市场上也充斥着大量程序化的教材。70年代初,人们的这种热情有所降低,并逐步放弃了程序教学。不过,程序教学中的合理成分被整合进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中。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在本章第一节,我们已经介绍了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在这里,我们将进一步介绍加涅对学习过程的看法。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需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与此相应,教学过程既要根据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影响这一过程,因而教学过程阶段与学习阶段是完全对应的。教学就是由教师安排和控制这些外部条件所构成的;而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学习阶段与教学阶段是否完全吻合。
  (一)学习信息加工模式
  加涅认为,学习的模式是用来说明学习的结构与过程的,它对于理解教学和教学过程,以及如何安排教学事件具有极大的应用意义,并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二)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从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中可以看到,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加涅认为,学生内部的学习过程一环接一环,形成了一个链索,与此相应的学习阶段则把这些内部过程与构成教学的外部事件联系起来了。


首页 1 2 3 4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