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3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0)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3月25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循序渐进原则要遵循学科__________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  中小学基础教育具有__________ 、普及性、发展性。
3.  教师的劳动价值具有__________和隐含性。
4.  与自然科学实验研究相比,教育科研实验有它的特殊性,因此教育科研中,一般要求采取__________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才比较科学。
5.  “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精神和竞争意识。
6.__________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
7.__________是在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8.教师对班集体建立、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贯彻、教学活动的控制等方面负有一定的责    任。这说明教师具有__________角色。
9.有一类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    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这类课程属于__________。
10.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    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班主任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和研究学生?
2.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3.当前,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从哪几方面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4.中学智育的要求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东西很多。有时候,他们会在课堂上或课后向你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  “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比如,“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我一时哑然。
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请按教师素质现代化的要求来回答。
2.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探究,难度很大。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只有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学习方法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的这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什么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受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