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学教育学考点命题:10.4班集体的形成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5月7日

  (二)班集体的培养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实际是一个教育培养与变化的过程。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远期的三种。目标的提出一般是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
  在实现班集体的目标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班集体中的积极分子有多种类型,可以是全面发展的,也可是单项突出的,并且积极分子的队伍不是一成不变的。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在班级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并从中选拔出能热心为集体服务、能团结同学、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班干部。其次,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既要鼓励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又要耐心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既要维护他们的威信,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既要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又要指出他们工作中的不足。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规律性。
  教师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应先着手正常秩序的建立工作,特别是当接到一个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就要做好这项工作。在建立正常秩序的过程中,教师要依靠干部的力量,由他们来带动全班同学;一旦初步形成了班级秩序,不要轻易去改变它,要不断
  让学生体验到正常的秩序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所带来的便利与成效。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和发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
  根据班级教育活动的时间分布,可划分为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有主题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