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教师讲授新教材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
巩固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当堂及时巩固,也包括让学生初步运用新知识进行课堂练习,为课外作业做好准备。巩固新教材的工作可以采取提问、重点复述、练习等方法进行。
布置课外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教师在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时,应说明具体要求,对难度较大的作业可以适当提示完成作业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课外作业,应当认真进行检查、批改和评定。
(二)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教师进行教学,平时的业务准备、思想准备和精心备课最后总要落实到教好课上。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要符合的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1.目标明确
目标明确是指教师上课时应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
2.重点突出
重点突出是指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内容(基本知识、概念和原翠)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任务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
3.内容正确
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正确的反应。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加以纠正。
4.方法得当
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5.表达清晰
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或幻灯字幕)要规范、准确、清楚。
6.组织严密
组织严密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7.气氛热烈
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无论是课内作业还是课外作业,其作用在于加深、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通过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知识或技能的缺陷,加以纠正,并作出评价,给学生提出进一步学习的建议。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