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学教育学考点命题:8.1教学工作基本程序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4月29日

  任何教师上课前都应该写课时计划。课时计划可以有详有略。一般来说,新教师要写得详细些,有经验的教师,对教材教法比较熟悉,可以写得简略些。课时计划是上课时的备忘录,太略,容易使问题考虑有疏漏;太详,不便于课上迅速找到所需的内容。
  二、上课
  (一)课的类型与结构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1.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一般有两种分类,一种是根据教学的任务划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检查知识课(检查课)。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时一节课只完成一个任务,有时一节课则需完成多项任务,所以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又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另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的,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幻灯片和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当一节课主要是采用一种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用方法命名课的类型对教学有指导意义,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某一方法的作用来为完成教学任务服务。
  上述两种分类也有联系,具体表现在两类课型有相对应之处。如新授课多属讲授
  课,巩固课多属复习课,技能课多属练习课或实验课等。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受学科特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等因素制约,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了解课的结构有助于掌握每一种课的性能与操作过程,以便发挥各种课在教学中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种课的结构在实际运用中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创造性地运用,切不可生搬硬套,公式化,简单化。
  一般来说,构成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组织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如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用品准备情况,是不是已从下课时的兴奋状态中安静下来,期待新课的学习,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为做到这一点,许多教师常在上课前两三分钟进入教室,帮助学生作好上课的心理准备。组织教学并不只限于在上课开始时进行,还应该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到课的结束。
  检查复习,目的在于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对学业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检查复习的内容,可以是上一次课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以前学过并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内容。检查复习的方式有口头回答、黑板演算、检查课外作业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