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作用直接地、具体地表现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上:①它使个体的认识突破时空局限,扩大了他们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②它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教学是教育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但是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结合,必须与生活实践加强联系,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应妥善地处理教学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三、教学的一般任务
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确定教学任务,要以教育目的、学生年龄特征、学科的特性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为依据。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
(一)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都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只有扎扎实实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才能有条件完成其他教学任务,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知识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科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基本技能,则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如语文和外语的阅读、写作技能,数学的运算技能,理、化、生学科的实验技能等。技能通过多次操作,可以发展成为技巧。一般来说,知识的掌握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而技能、技巧的形成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普通中小学中,教学必须把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其具体的要求是:①能促进青少年学生智、德、体、美等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具有一个现代人所应具有的素质;②能为他们参加现代生产劳动和政治、文化生活创造必要的条件;③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门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进行创造发明奠定初步的基础。
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将贮存在书本或其他的信息载体的物化知识作为学生认识的客体,经过有指导的学习活动,将人类总体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内在知识结构。当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
(二)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