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一)教科书的概念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二)教科书的结构
教科书不同于一般的书籍,它是为一定年级的学生掌握某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而编写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
(三)教科书的编排
第一,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第二,教科书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精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 第三,教科书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
(四)教科书的作用
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内容;第二,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第三,根据课程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对整个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作出统筹安排。
(五)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小学的教材建设,先后编辑出版了7套小学教材。
(六)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正确使用教科书应做到:
第一,认真钻研和深刻理解教科书中各章、节、目之间,各篇范文之间的联系。第二,透彻理解教科书中每个章节的内容。 第三,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科书,包括有关图表、附录都应当重视。第四,由于最新的科学成果尚未在教科书中及时得到反映。 第五,能结合本地区的需要,适当补充本民族、本地区的乡土教材。 第六,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