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计划:(一)课程计划的概念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二)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
(三)课程计划的构成
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教学科目的设置
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小学的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是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并选择其中最一般的、对青年一代最必需的科学知识构成学科,纳入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既有自己的独立系统,又有彼此必要的相互联系。
2.学科顺序
课程计划中设置的各门学科不能齐头并进,也不宜单科独进,一定要按规定年限、学科内容、各门学科之间的衔接、学生的发展水平,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合理安排。
3.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应根据学科的性质、作用、教材的分量和难易程度,恰当地分配各门学科的授课时数。
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是指学年阶段的划分、各个学期的教学周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它是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保证。
(四)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
制定课程计划时,一般要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整体性。 第二,基础性。第三,开放性。
(五)课程计划对学校和教师的指导意义
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统一要求,是学校组织教学工作、确定工作步调的依据,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和其他活动的依据。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足计划中要求设置的学科,保证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使学校保持稳定的教学秩序,使学生在德、智、体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