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小学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概述
(一)学校管理的概念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二)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
学校管理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学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指学校的正副校长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员,此外也包括学校的教职员工。
学校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学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目前学校的领导体制是校长负责制。即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首长,他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管理学校。校长是学校行政工作的决策者和统一指挥中心,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育质量和社会效益,负有完全责任。校长负责制必须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学校党组织发挥监督保证作用。
学校管理对象是学校的人、财、物、事(工作)、信息、时间和空间等,他们是学校管理活动的客体或被管理者。
(三)学校管理的特点
1.学校管理过程和教育过程密切结合,发挥学校整体功能,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过程。
2.学校管理过程是调节学校各人际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
(四)学校管理的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原则。贯彻这个原则,要注意:(1)树立以教学为主的办学思想。(2)采取措施,切实保证教学为主。(3)要全面安排好学校各项工作。
3.民主管理原则
贯彻这个原则,要做到:(1)依靠教师办学。(2)建立民主管理制度。
4.提高工作效率、效益原则
贯彻这个原则,要做到:(1)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2)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的效能。
二、学校管理过程
(一)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
1.计划
学校管理的起始环节是制定学校工作计划。计划是全校人员的行动纲领。是管理过程后续环节的依据。
计划的种类:学校工作计划(学年的或学期的)、部门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少先队工作计划。其中学校工作计划,规定学校工作总任务和总要求,是制定其他各种计划的依据。
2.实施
实施是将计划变为行动。实施是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实施计划是全员的责任,各机构各成员都必须按计划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完成规定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学校领导要做好组织、指导、协调、激励等工作。
3.检查
检查是了解计划执行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期获得良好效果的措施。检查种类有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自上而下的检查和自下而上的检查;互相检查和自我检查。检查常用的方法有听课、观察、谈话、资料分析、参加会议、听取汇报、质量评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