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编号 |
人员姓名 |
部门名称 |
人 员 类 别 |
账 号 |
是否中方人员 |
是否计税 |
101 |
张明 |
管理室 |
管理人员 |
20110010001 |
是 |
是 |
102 |
陈力 |
财务室 |
管理人员 |
20110010002 |
是 |
是 |
103 |
李南 |
财务室 |
管理人员 |
20110010003 |
是 |
是 |
104 |
刘阳 |
财务室 |
管理人员 |
20110010004 |
是 |
是 |
201 |
赵达 |
销售部 |
销售人员 |
20110010005 |
是 |
是 |
301 |
白方 |
采购部 |
管理人员 |
20110010006 |
是 |
是 |
401 |
周江 |
研发部 |
研发人员 |
20110010007 |
是 |
是 |
7.设置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
设置计算公式就是定义某些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及工资项目之间的运算关系。例如:缺勤扣款=基本工资/月工作日×缺勤天数。运用公式可直观表达工资项目的实际运算过程,灵活地进行工资计算处理。
定义公式可通过选择工资项目、运算符、关系符、函数等组合完成。
系统固定的工资项目,如“应发合计”、“扣款合计”、“实发合计”等的计算公式,系统根据工资项目设置的“增减项”自动给出,用户在此只能增加、修改、删除其他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
定义工资项目计算公式要符合逻辑。系统将对公式进行合法性检查,对不符合逻辑的公式,系统将给出错误提示。定义公式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先得到的数据应先设置公式。
例4-30:
工资项目: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交通补助、应发合计、请假扣款、住房公积金、扣款合计、实发合计、代扣税、请假天数。
计算公式:
工资项目 |
定义公式 |
请假扣款 |
请假天数×50 |
住房公积金 |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0.1 |
交通补助 |
Iff(人员类别=“销售人员”,500,300) |
8.录入职工基本工资数据。
在工资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开始前,将所有人员的每月相对不发生变化的工资项目数据或变化较小工资项目数据录入计算机,作为工资计算的基础数据。
例4-31:
姓 名 |
基 本 工 资 |
岗位工资 |
张明 |
5000 |
4000 |
陈力 |
3000 |
3000 |
李南 |
2000 |
2000 |
刘阳 |
2500 |
2500 |
赵达 |
4500 |
4000 |
白方 |
3000 |
3000 |
周江 |
4000 |
3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