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会计证《电算化》:第四章第二节(二)_第6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9月6日
4.银行名称设置。
发放工资的银行可按需要设置多个,这里银行名称设置是对所有工资类别。例如:同一工资类别中的人员由于在不同的工作地点,需在不同的银行代发工资;或者不同的工资类别由不同的银行代发工资,均需设置相应的银行名称。
5.建立工资类别
在工资管理中,如果单位存在按周或每月多次发放工资、或者存在多种不同类别的人员,每一类人员的工资发放项目不同,计算公式亦不同,但又需要进行统一工资核算管理的情况,则可以通过建立不同的工资类别,实现多个类别的核算。
例4-28:
“正式人员”工资类别:所有部门;“临时人员”工资类别:只包括“研发部”。
操作演示:
[4-28.htm]
6.设置人员档案
人员档案的设置用于登记工资发放人员的姓名、职工编号、所在部门、人员类别等信息。此外,员工的增减变动也必须在本功能中处理。人员档案的操作是针对某个工资类别的,即应先打开相应的工资类别。
例4-29:


人员编号

人员姓名

部门名称

人 员 类 别

账 号

是否中方人员

是否计税

101

张明

管理室

管理人员

20110010001

102

陈力

财务室

管理人员

20110010002

103

李南

财务室

管理人员

20110010003

104

刘阳

财务室

管理人员

20110010004

201

赵达

销售部

销售人员

20110010005

301

白方

采购部

管理人员

20110010006

401

周江

研发部

研发人员

20110010007

7.设置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
设置计算公式就是定义某些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及工资项目之间的运算关系。例如:缺勤扣款=基本工资/月工作日×缺勤天数。运用公式可直观表达工资项目的实际运算过程,灵活地进行工资计算处理。
定义公式可通过选择工资项目、运算符、关系符、函数等组合完成。
系统固定的工资项目,如“应发合计”、“扣款合计”、“实发合计”等的计算公式,系统根据工资项目设置的“增减项”自动给出,用户在此只能增加、修改、删除其他工资项目的计算公式。
定义工资项目计算公式要符合逻辑。系统将对公式进行合法性检查,对不符合逻辑的公式,系统将给出错误提示。定义公式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先得到的数据应先设置公式。
例4-30:
工资项目: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交通补助、应发合计、请假扣款、住房公积金、扣款合计、实发合计、代扣税、请假天数。
计算公式:


工资项目

定义公式

请假扣款

请假天数×50

住房公积金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0.1

交通补助

Iff(人员类别=“销售人员”,500,300)

8.录入职工基本工资数据。
在工资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开始前,将所有人员的每月相对不发生变化的工资项目数据或变化较小工资项目数据录入计算机,作为工资计算的基础数据。
例4-31:


姓 名

基 本 工 资

岗位工资

张明

5000

4000

陈力

3000

3000

李南

2000

2000

刘阳

2500

2500

赵达

4500

4000

白方

3000

3000

周江

4000

36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