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
A.以公允价值为 360 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 400 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 40 万元
B.以账面价值为 280 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 200 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收到补价 80 万元
C.以公允价值为 320 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丁公司账面价值为 460 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并支付补价140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420万元、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换入戊公司公允价值为390万元的一台设备,并收到补价30万元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它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最终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我们将后者称为补价。在实际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可以用以下公式判断:
(1) 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 / 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25%
(2) 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 /( 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 <;25%
选项A比例=40/(360+40)=10%, 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B比例=80/280=28.57%,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C比例=140/(140+320)=30.4%, 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选项D比例=30/420=7.1%,虽然低于25%,但是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因此,其交易也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7.丙公司2007年10月1日购入B企业股票10 000股,每股价格10元,另支付相关税费2 000元,丙公司购入的股份占B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5%,并准备长期持有。B公司2008年4月20日宣告分派2007年度的现金股利每股2.50元。假设B公司2007年度每股盈余为4元(假定各月度实现的利润是均衡的)。则2008年4月20日丙公司确认应收股利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元。
A. 102 000
B. 25 000
C. 87 000
D. 92 00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丙公司对B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10 000×10+2 000=102 000(元),按成本法核算。丙公司2007年应享有B企业的利润为10 000×4×3/12=10 000(元),则对所分得的现金股利,能够确认为投资收益的是10 000元,应冲减投资成本金额=10 000×2.50-10 000=15 000(元),则2008年4月20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02 000-15 000=87 000(元)。
8.甲公司本期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100万元,应( )。
A.冲减应交税费100万元
B.确认营业外收入100万元
C.确认递延收益100万元
D.确认资本公积100万元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并且是企业已经发生的费用,因此在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9.下列费用中,不应当包括在存货成本中的是( )。
A.制造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人工费用
B.商品流通企业在商品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
C.商品流通企业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
D.库存商品发生的仓储费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确定存货成本过程中,应当注意,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
(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2)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
(3)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选项D,库存商品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10.下列关于政府补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企业取得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B.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在其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C.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或结束前被处置时,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一次性转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D.企业取得的针对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需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处理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是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应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