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上市公司20×6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16 000万股,20×6年5月1日按市价新发行普通股3 000万股;20×7年7月1日分派股票股利,以20×6年12月31日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2股。20×7年度和20×6年度净利润分别为30 800万元和27 000万元。假设不存在影响股数变动的其他因素。该上市公司20×7年度利润表中本年度和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 )。
A.1.35元和1.25元
B.1.35元和1.5元
C.1.47元和1.25元
D.1.47元和1.5元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2006年基本每股收益27000÷(16000×1.2+3000×1.2÷12×8)=1.25元/股;2007年股数=(16000+3000)×1.2=22800股。2007年基本每股收益=30800÷22800=1.35元/股。
2.2007年4月1日,甲公司签订一项承担某工程建造任务的合同,该合同为固定造价合同,合同总金额为1 200万元。工程自2007年5月开工,预计2009年3月完工。甲公司2007年实际发生成本324万元,结算合同价款300万元;至2008年12月31日止累计实际发生成本1 020万元,结算合同价款500万元。甲公司签订合同时预计合同总成本为1 080万元,因工人工资调整及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2008年年末预计合同总成本为1 275万元。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该合同应确认的预计损失为( )万元。
A. 0
B. 15
C. 60
D. 7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2008年12月31日的完工进度=1 020/1 275×100%=80%,所以2008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预计损失=(1 275-1 200)×(1-80%)=15(万元)。
3.按照会计准则规定,上市公司的下列行为中,违反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要求的有( )。
A.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将所得税会计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B. 将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工程借款的利息支出予以费用化
C. 由于被投资方发生了重大亏损,将对该被投资方的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
D. 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由按成本模式计量改为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C属于滥用会计政策,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可比性的要求。
4.某建筑公司与客户签订了一项总金额为600万元的固定造价合同,工程已于2008年1月开工,预计2009年8月完工。最初预计总成本为540万元,到2008年底,已发生成本378万元,预计完成合同尚需发生成本252万元。在2008年,已办理结算的工程价款为350万元,实际收到工程价款320万元。该项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该公司在2008年度会计报表中对该项合同披露如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
A.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为40万元
B.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项目中合同预计损失的金额为12万元
C.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项目的金额为420万元
D.资产负债表“存货”项下“工程施工”项目的金额为28万元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2008年完工进度=378÷(378+252)=60%,2008年应确认的合同收入=600×60%=360万元,2008年末资产负债表“存货”项下“工程施工”项目的金额=378-18=360(万元),2008年度确认的合同预计损失=(378+252-600)×(1-60%)=12(万元)。
本题2008年的分录为:
借:工程施工 378
贷:原材料 378
借:应收账款 350
贷:工程结算 350
借:银行存款 320
贷:应收账款 32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78
贷:主营业务收入 36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18
5.下列经济业务或事项应通过“投资收益”科目核算的内容有( )。
A.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实现的损益
B.企业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取得的投资收益和处置损益
C.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企业应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属于本企业的部分
D.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资产负债表日应按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经调整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E.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比例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
【正确答案】 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