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加核对
B:与上年结转数核对一致
T:与原始凭证核对一致
G:与总分类账核对一致
S:与明细账核对一致
T/B:与试算平衡表核对一致
C:已发询证函:
C\:已收回询证函
(五)索引号及编号
通常,审计工作底稿需要注明索引号及顺序编号,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之间需要保持清晰的勾稽关系。为了汇总及便于交叉索引和复核,每个事务所都会制定特定的审计工作底稿归档流程。因此,每张表或记录都应有一个索引号,例如,A1,D6等等,以说明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的放置位置。工作底稿中每张表所包含的信息都应当与另一张表中的相关信息进行交叉索引,例如,现金盘点表应当与列示所有现金余额的导表进行交叉索引。利用计算机编制工作底稿时,可以采用电子索引和链接。随着审计工作的推进,链接表还可予以自动更新。例如,审计调整表可以链接到试算平衡表,当新的调整分录编制完后,计算机会自动更新试算平衡表,为相关调整分录插入索引号。同样,评估的固有风险或控制风险可以与针对特定风险领域设计的相关审计程序进行交叉索引。
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可以按照所记录的审计工作的内容层次进行编号。例如,固定资产汇总表的编号为C1,按类别列示的固定资产明细表的编号为C1-1,房屋建筑物的编号为C1-1-1,机器设备的编号为 C1-1-2,运输工具的编号为C1-1-3,其他设备的编号为C1-1-4。相互引用时,需要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交叉注明索引号。
以下是不同审计工作底稿之间相互索引的例子,供参考。
例如,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及净值的总额应分别与固定资产明细表的数字互相勾稽。以下是从固定资产汇总表工作底稿(见表12-1)及固定资产明细表工作底稿(见表12-2)中节选的部分,以做相互索引的示范。
表12-1 固定资产汇总表(工作底稿索引号:C1)(节选)
工作底稿索引号 |
固定资产 |
20×2年12月31日 |
20×1年12月31日 |
C1-1 |
原值 |
×××G |
××× |
C1-1 |
累计折旧 |
×××G |
××× |
|
净值 |
×××T/B∧ |
×××B∧ |
表12-2 固定资产明细表(工作底稿索引号:C1-1)(节选)
工作底稿索引号 |
固定资产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 |
本期减少 |
期末余额 |
|
原值 |
|
|
|
|
C1-1-1 |
1.房屋建筑物 |
××× |
|
××× |
×××S |
C1-1-2 |
2.机器设备 |
××× |
××× |
|
×××S |
C1-1-3 |
3.运输工具 |
××× |
|
|
×××S |
C1-1-4 |
4.其他设备 |
××× |
|
|
×××S |
|
小计 |
×××B∧ |
×××∧ |
×××∧ |
×××<C1∧ |
|
|
|
|
|
|
|
累计折旧 |
|
|
|
|
C1-1-1 |
1.房屋建筑物 |
××× |
|
|
×××S |
C1-1-2 |
2.机器设备 |
××× |
××× |
|
×××S |
C1-1-3 |
3.运输工具 |
××× |
|
|
×××S |
C1-1-4 |
4.其他设备 |
××× |
|
|
×××S |
|
小计 |
×××B∧ |
×××∧ |
×××∧ |
×××<C1∧ |
|
净值 |
×××B∧ |
|
|
×××C1∧ |
注:“∧”纵加核对相符;“<”横加核对相符。
(六)编制人员和复核人员及执行日期
为了明确责任,在各向完成与特定工作底稿相关的任务之后,编制者和复核者都应在工作底稿上签名并注明编制日期和复核日期。在记录已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记录:
1.测试的具体项目或事项的识别特征;
2.审计工作的执行人员及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
3.审计工作的复核人员及复核的日期和范围。
在需要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情况下,还需要注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及复核的日期。
通常,需要在每一张审计工作底稿上注明执行审计工作的人员和复核人员、完成该项审计工作的日期以及完成复核的日期。
在实务中,如果若干页的审计工作底稿记录同一性质的具体审计程序或事项,并且编制在同一个索引号中,此时可以仅在审计工作底稿的第一页上记录审计工作的执行人员和复核人员并注明日期。例如,应收账款函证核对表的索引号为L3-1-1/21,相对应的询证函回函共有20份,每一份应收账款询证函回函索引号以L3-1-2/21、L3-1-3/21……L3-1-21/21表示,对于这种情况,就可以仅在应收账款函证核对表上记录审计工作的执行人员和复核人员并注明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