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2014年《风险管理》重点考点11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7月1日

3.4.3关键业务流程/环节控制

1.授信权限管理原则:①给予每一笔交易对方的信用须得到一定权力层次的标准②集团内所有机构在进行信用决策时应遵循一致的标准③债项的每一个重要改变应得到一定权力层次的批准④交易对方风险限额的确定和对单一信用风险暴露的管理应符合组合的统一指导及信用政策,每一决策都应建立在风险-收益分析基础之上⑤根据审批人的资历、经验和岗位培训,将信用授权分配给审批人并定期进行考核

2.贷款定价

(1)贷款最低定价=(资金成本+经营成本+风险成本+资本成本)/贷款额,税收成本也包括在经营成本中。

3.信贷审批:待审分离、统一考虑、展期重审

4.贷款转让:通常指贷款的有偿转让,与贷款销售的区别是,贷款转让仅用于已经发放的老贷款,而贷款销售适用于新贷款的发放。目的是分散或转移风险、增加收益、实现资产多元化、提高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大多数是一次性、无追索、一组同质性在贷款二级市场打包出售

5.贷款重组:期限、金额、利率、担保、费用等,来进行重新的安排,调整,组织。

应该注意:是否可重组、如何进入重组、是否值得重组、重新评估担保情况

重组流程:成本收益分析、确定重组方案(方向、重组计划、时间约束、财务约束、各个阶段的评估目标)、与客户谈判

重组措施:调整信贷产品、调整信贷期限、调整贷款利率、减少贷款额度、增加控制措施,限制企业经营活动。

3.4.5 资产证券化与信用衍生产品

1.资产证券化

四类:信贷资产证券化(狭义);实体资产证券化;证券资产证券化;现金资产

产生现金流的基础资产类型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和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形成阶段分为存量和增量

有助于:①通过证券化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功能,有效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压力②商业银行资本管理③化解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率④增强盈利能力,改善收入结构

2.信用衍生产品:分散商业银行过度集中的信用风险;提供化解不良贷款的新思路;防止信贷萎缩,增强资本流动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使银行得以摆脱在贷款定价上的困境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