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银行从业风险管理章节知识点(第三章第四节)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7月19日

第四节 信用风险控制

知识点:
  • 限额管理
  • 信用风险缓释
  • 关键业务流程/环节控制
  • 资产证券化与信用衍生产品

限额管理:
1.单一客户授信限额管理
MBC=EQ×LM
LM=f(CCR)
MBC(Maximum Borrowing Capacity):最高债务承受额;
EQ(Equity):所有者权益;
LM(Lever Modulus):杠杆系数;
CCR(Customer Credit Rating):客户自信等级;
f(CCR):客户资信等级与杠杆系数对应的函数关系。
2.集团客户授信限额管理
集团客户授信限额管理,应确定对集团的总授信额度。
集团统一授信一般分“三步走”:
第一步,根据总行关于行业的总体指导方针和集团客户与授信行的密切关系,初步确定对该集团整体的总授信额度;
第二步,按单一客户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定量计算,初步测算关联企业各成员单位(含集团公司本部)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的参考值;
第三步,分析各个授信额度使用单位的具体情况,调整各成员单位的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同时,使每个成员单位的授信额度之和控制在集团公司整体的总授信额度范围内,并最终核定各成员单位的授信使用额度。
3.国家风险与区域风险限额管理
国家风险限额是用来对某一国家的风险暴露管理的额度框架。
区域风险限额是与国家风险限额管理不同的,我国在一定时期内实施区域风险限额是有必要的。
4.组合限额管理
(1)通过设定组合限额,可以防止信贷风险过于集中在组合层面的某些方面。
(2)组合限额分为授信集中度限额和总体组合限额。
(3)组合限额分为五步:
按某组合的维度确定资本分配权重一根据资本分配权重,对预期的组合进行压力测试,估算组合的损失一将压力测试估算出的预计组合损失与银行的资本相对比一根据资本分配权重,确定各组和以资本表示的组合限额一根据资本转换因子,将以资本表示的该组合的组合限额转换为以计划授信限额表示的组合限额。
(4)组合限额的应用和调整。

信用风险缓释:
信用风险缓释是指银行运用合格的抵(质)押品、净额结算、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转移或降低信用风险。
1.合格抵(质)押品考试站
合格抵(质)押品包括金融质押品、实物抵押品(应收账款、商用房地产和居住用房地产)以及其他抵(质)押品。合格抵(质)押品的信用风险缓释作用体现为违约损失率的下降,同时也可能降低违约概率。
2.合格净额结算(Netting)
内部评级法初级法下,合格净额结算包括:表内净额结算;回购交易净额结算;场外衍生工具及交易账户信用衍生工具净额结算。银行采用合格净额结算缓释信用风险时,应持续监测和控制后续风险,并在净头寸的基础上监测和控制相关的风险暴露。
3.合格保证和信用衍生工具
内部评级法初级法下,合格保证的范围包括:
(1)主权、公共企业、多边开发银行和其他银行;
(2)外部评级在A一级及以上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
(3)虽然没有相应的外部评级,但内部评级的违约概率相当于外部评级A一级及以上水平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
采用内部评级法高级法的银行,可以按要求自行认定合格保证,但应有历史数据证明保证的风险缓释作用。
信用衍生工具的范围包括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等。当信用违约互换和总收益互换提供的信用保护与保证相同时,可以作为合格信用衍生工具。
4.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池
对单独一项风险暴露存在多个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时:
(1)采用内部评级法初级法的银行,应将风险暴露细分为每一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覆盖的部分,每一部分分别计算加权风险资产。如信用保护由一个信用保护者提供,但有不同的期限,也应细分为几个独立的信用保护。细分的规则应使信用风险缓释发挥最大作用。
(2)采用内部评级法高级法的银行,如果通过增加风险缓释技术可以提高对风险暴露的回收率,则鼓励对同一风险暴露增加风险缓释技术来降低违约损失率。采用此种方法处理的银行应证明此种方式对风险抵补的有效性,并建立合理的多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处理的相关程序和方法。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