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个人贷款管理
考点3.1 个人贷款管理原则(P46-P48)
1.全流程贷款管理原则:推动由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有助于改善个人贷款的质量,提高贷款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强调将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行为贯穿到贷款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环节。
2.诚信申贷原则:①借款人诚实守信,提供材料真实、完整、有效;②借款人应证明其信用记录良好、贷款用途和还款来源明确合法等;
3.协议承诺原则:通过强调合同完备性、承诺的法律化乃至管理的系统化,弥补过去贷款合同的不足,一方面让贷款人清晰规定自己的权利义务,另一方面依靠法律来约束客户的行为。一旦违约事项发生,能够切实保护贷款人的权益。
4.审贷分离原则:将贷款审批与贷款发放作为两个独立的业务环节,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以达到降低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目的;【要义是贷款审批通过不等于放款】贷款人应设立独立的贷款发放部门或岗位,负责审核各项放款前提条件及确认贷款资金用途。
5.实贷实付原则:指根据借款人的有效贷款需求,主要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的方式,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的借款人交易对象的过程。【关键是让借款人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用途使用贷款资金,减少贷款挪用的风险】
6.贷后管理原则:监督贷款资金按用途使用;对借款人账户进行监控;强调借款合用的相关约定对贷后管理工作的指导性和约束性;明确贷款人按照监管要求进行贷后管理的法律责任。
考点3.2 贷款流程-贷款的受理与调查(P48-P53)
贷款流程包括包括贷款的受理与调查、审查与审批、签约与发放、支付管理和贷后管理五个环节。
1.贷款的受理:
贷前咨询方式:现场咨询、窗口咨询、电话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宣传手册等贷款的受理程序:
①接受申请:借款申请人以书面形式提出个人贷款申请及相关资料;
【申请应具备的条件: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或符合条件的境外自然人;贷款用途明确合法;申请数额、期限和币种合理;具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信用状况良好等】
②初审:主要审查借款申请人的主体资格及借款申请人所提交材料的完整性与规范性。
2.贷前调查:对个人贷款申请内容和相关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调查核实,并形成调查评价意见。
①调查的方式:审核借款申请材料、与借款申请人面谈、实地调查;
②调查的内容:材料一致性;申请人身份证明;信用情况;偿还能力证明【稳定工资收入证明(至少过去3个月工资单、银行卡存款对账单等);投资经营收入证明(验资报告、公司章程、股东分红决议、纳税证明等);财产情况证明(房产证、存单、股票、债券等)】;担保材料【抵押质押物的合法性、所有权、完整性、价值等】、贷款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