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七节 基金托管人内部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 
  1.保证业务运作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规则,自觉形成守法经营、规范运作的经营思想和经营风格; 
  2.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保证托管资产的安全完整; 
  3.维护持有人的权益; 
  4.保障基金托管业务安全、有效、稳健运行。 
  (二)内部控制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2.完整性原则;3.及时性原则;4.审慎性原则;5.有效性原则;6.独立性原则。 
  二、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一)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构成托管人内部控制的基础。环境控制包括经营理念、内部控制文化、组织结构、员工道德素质等。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建立科学严密的风险评估体系,对托管业务内、外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托管人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 
  (四)定期报告 
  1.编制持仓统计表。每日对基金的持仓情况编制日报,并向监管机构报告。 
  2.基金运作监督周报。 
  例5-7(2012年3月真题·多选题)
  基金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投资运作的监督,主要包括(  )。 
  A.基金投资品种监督
  B.基金投资范围监督 
  C.基金投资比例监督
  D.基金投资策略监督 
  【参考答案】BC
  【解析】托管人对基金管理人投资运作行为的监督主要是基金投资范围、投资比例、交易对手、投资风格等方面。 
  (四)信息沟通 
  信息沟通是指托管人内部应当维护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清晰的报告系统。 
  (五)内部监控 
  内部监控是指托管人通过建立有效的稽核监督体系、内部监控制度、稽核检查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和反馈机制,设置专业人员和独立的监察稽核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持续的监督,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