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债券的价值分析
一、影响债券价值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1.期限
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债券的期限越长,其市场价格变动的可能性就越大,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补偿也越高。
2.票面利率
债券的票面利率越低,债券价格的易变性也就越大。在市场利率提高的时候,票面利率较低的债券的价格下降较快。但是,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它们增值的潜力也很大。
3.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债券可以随时变现的性质。流动性好的债券与流动性差的债券相比,前者具有较高的内在价值。
4.信用级别
信用级别越低的债券,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越高,债券的内在价值也就越低。
(二)外部因素
1.基础利率
在证券的投资价值分析中,基础利率一般是指无风险证券利率。一般来说,短期政府债券风险最小,可以近似看作无风险证券,其收益率可被用作确定基础利率的参照物。此外,银行的信用度很高,这就使得银行存款的风险较低,况且银行利率应用广泛,因此基础利率也可参照银行存款利率来确定。
2.市场利率
市场利率是债券利率的替代物,是投资于债券的机会成本。在市场总体利率水平上升时,债券的收益率水平也应上升,从而使债券的内在价值降低。
3.其他因素
影响债券定价的外部因素还有通货膨胀水平以及外汇汇率风险等。
二、债券价值的计算公式
(一)货币的终值与现值
简便起见,假定债券不存在信用风险,并且不考虑通货膨胀对债券收益的影响,从而对债券的估价可以集中于时间的影响上。
使用货币按照某种利率进行投资的机会是有价值的,该价值被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假定当前使用一笔金额为P0的货币按某种利率投资一定期限,投资期末连本带利累计收回货币金额为Pn,那么称P0为该笔货币(或该项投资)的现值(即现在价值),称Pn为该笔货币(该项投资)的终值(即期末价值)。
1.货币终值的计算
假定当前一项投资的期限为n期,每期利率为r,那么该项投资第n年末时分别按复利和单利计算的终值依次为
(1.1)
(1.2)
例如,某投资者将1000元投资于年息10%,为期5年的债券(按年计息),此项投资的终值为:
P=1000×(1+10%)5=1610.51(元) 或 P=1000×(1+10%×5)=1500(元)
可见,用单利计息的终值比用复利计息的终值低。
四、债券转让价格的计算
(一)贴现债券的转让价格
贴现债券的买入价格的近似计算公式为
贴现债券的卖出价格的近似计算公式为
卖出价格=购买价×(1+持有期间收益率×持有年限)
例如,甲以75元的价格买入某企业发行的面额为100元的3年期贴现债券,持有两年以后试图以10.05%的持有期间收益率将其卖给乙,而乙意图以10%作为其买进债券的最终收益率,那么成交价格应如何确定呢?
设定甲以10.05%作为其卖出债券所应获得的持有期收益率,那么他的卖价就应为
75×(1+10.05%×2)=90.075(元)
设定乙以10%作为买进债券的最终收益率,那么他愿意支付的购买价格为
100/(1+10%)=90.91(元)
最终成交价则在90.83元与90.91元之间通过双方协商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