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注册咨询工程师《政策规划》冲刺讲义(第七章第2节)_第5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5年2月12日
  五、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二)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1、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2、加强水资源节约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新增 5000 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大力推进再生水、矿井水、海水淡化和苦咸水利用。
  3、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 30%。
  4、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72%。
  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
  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筑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资源产出率提高 15%。
  2、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
  3、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4、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
  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1、强化污染物减排和治理
  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达到 80%。
  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 85%和 80%。
  2、防范环境风险
  3、加强环境监管
  (五)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1、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2、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六)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1、提高供水保障能力
  完善南北调配、东西共济、河库联调的水资源调配体系。
  新增年供水能力 400 亿立方米。
  2、增强防洪能力
  继续加强淮河、长江、黄河、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和重要蓄滞洪区建设,建成一批控制性枢纽工程,提高重点防洪保护区的防洪能力。
  3、加强山洪地质气象地震灾害防治
  加快建立灾害的(四体系)
  调查评价体系
  监测预警体系
  防治体系
  应急体系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