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注册咨询工程师《政策规划》冲刺讲义(第六章第1节)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5年2月6日

第六章 发展规划编制与管理
第一节 规划概述

  一、规划的性质、特征、功能
  (一)规划的概念
  ■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调的重要手段
  ■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规划明确政府的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
  (二)规划的性质
  ■规划必须以市场为基础,反映市场、预测市场、引导市场、调控市场(四市场)
  ■规划的本质是指导性
  ■指令性计划是补充或权宜之计
  (三)规划的特征(五特征,重要)
  ■综合性
  ■层次性
  ■衔接性
  ■协调性
  ■导向性
  (四)规划的功能(四功能,重要)
  ■综合协调平衡功能
  ■信息导向功能
  ■政策指导调节功能
  ■引导资源配置功能
  二、我国规划体制基本框架(3+3,重要)
  我国规划体系由三级、三类规划组成
  (一)三级规划
  ■国家级规划
  ■省(区、直辖市)级规划
  ■市县级规划
  1、国家级规划:
  规定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
  发生矛盾时,地方规划应当服从国家规划
  2、省级规划
  以所辖区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或其特定行业领域为对象,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既要贯彻国家规划,又要为市县规划提供依据,并与相邻地区规划协调
  3、市县级规划
  辖区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或其特定行业、领域为对象
  规划体系中的末端规划
  (二)三类规划
  1、总体规划
  ①是完整的、全面的发展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
  ②是编制本级和下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
  2、专项规划
  ①以特定领域为对象,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
  ②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
  3、区域规划
  ①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为对象编制,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
  ②有利于打破地区行政分割,发挥各自优势,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进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③是政府进行区域管理的关键环节。
  区域管理的三个层次:区域发展战略、区域规划、区域政策
  ■规划期限
  ◇国家级、省(区、市)级总体规划和所有的区域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5年,可展望10年以上
  (注意,与后面的说法有不同)
  ◇市县级总体规划和所有的专项规划可根据需要确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