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讲义:(第十章第一节)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11月12日
 3.重大关系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应处理好五个方面的重大关系:

  (1)主体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

  (2)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3)主体功能区与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关系;

    (二)开发原则

  城市化地区要把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作为首要任务,农产品主产区要把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把增强提供生态产品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开发原则是:

  (1)优化结构的原则。要将国土空间开发从占用土地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空间结构为主。

  (2)保护自然的原则。要以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进行有度有序开发,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

  (3)集约开发的原则。要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分布、经济相对集中布局,走空间集约利用的发展道路。

  (4)协调开发的原则。要按照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

  (5)陆海统筹的原则。要根据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的统一性,以及海洋系统的相对独立性进行开发,促进陆地国土空间与海洋国土空间协调开发。

    (三)战略目标

  1.主要目标

  (1)空间开发格局清晰。“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全国主要城市化地区集中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总量;“七区二十三带”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农产品供给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基本形成,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海洋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基本形成,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2)空间结构得到优化。全国陆地国土空间的开发强度控制在3.91%,城市空间控制在10.65万平方公里以内,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减少到16万平方公里以下,各类建设占用耕地新增面积控制在3万平方公里以内,工矿建设空间适度减少。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20.33万平方公里(18.05亿亩),其中基本农田不低于104万平方公里(15.6亿亩)。绿色生态空间扩大,林地保有量增加到312万平方公里,草原面积占陆地国土空间面积的比例保持在40%以上,河流、湖泊、湿地面积有所增加。

  (3)空间利用效率提高。单位面积城市空间创造的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明显提高。粮食和棉油糖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单位面积绿色生态空间蓄积的林木数量、产草量和涵养的水量明显增加。

  (4)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不同区域之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条件的差距缩小,扣除成本因素后的人均财政支出大体相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重大进展。

  (5)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态退化面积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森林蓄积量达到150亿立方米以上。草原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主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左右。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