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讲义第七章长期股权投资第三节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7月26日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第二类和第三类投资用权益法,一个是共同控制,一个是重大影响。

  ■■权益法的特点:长期股权投资是随着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一笔会计分录都有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对应科目依赖于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变化的原因。所有者权益变化原因有三个,(1)利润或亏损原因造成,对应科目是“投资收益”;(2)分配现金股利,对应科目是“应收股利”;(3)其他原因,对应科目是“资本公积”。

  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投资企业对营联与合联投资以后,对于取得投资时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分别情况加以处理。

  不仅是共同控制和联营,母子关系(第①长期股权投资)也涉及到这个问题。(投资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当母公司对子公司,或者是共同控制或者是重大影响的时候,要注意被投资方的净资产需要评估。因为前三类投资的持股比例相对比较高。

  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可辨认是指把商誉扣除。这里俗称被投资方的账面净资产进行重新的评估,即评估后的净资产,评估值可以理解为公允价值。

  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实际付出的成本之间有差额:

  (1)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取得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要求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多出的就是俗称的商誉。

  (2)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视同对方的捐赠,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控股合并时,商誉和营业外收入进入的是合并会计报表;吸收合并进入的是个别账簿和个别报表,吸收合并不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因为被合并方灭失了。

  2.投资损益的确认

  在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时,在被投资单位账面净利润的基础上,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进行适当调整

  盈利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亏损的分录相反。

  需要两个调整:

  一是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要进行调整。我国的会计期间都是公历的1月1日到12月31日。如果会计期间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不一样,按照权益法做账的时候被投资方一定把会计期间调整。

  二是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评估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以及以投资企业取得投资时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等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调整。

  在股权进行转让的时候,要注意评估不能调账。评估调账只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改制,二是对外进行投资,在进行收购股权或转让股权时,评估报告只是作为转让价格的依据。

  在评估日(即投资日),固定资产900万的账面数,1000万的公允价值,被投资单位按900万的账面计提折旧,出来一个利润,是账面的净利润;按权益法核算时,投资方按1000万提折旧出来一个利润,这个利润才是投资方确认投资收益的基础。

  教材P131 [例7-12] 第四行:由于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同,不需要对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进行调整。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