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2014会计实务考前串讲第三章第3节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6月14日

教材例题【例3-16】乙公司为华东地区的一家上市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其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06年12月1日,乙公司购入一条需要安装的生产线,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生产线价款为10 00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 700 000元;发生保险费25 000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

(2)2006年12月1日,乙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安装该生产线。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税价格均为100 000元,发生安装工人薪酬50 000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原材料没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3)2006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132 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4)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为8 075 600元。

(5)2008年1月1日,该生产线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25 6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6)2008年6月30日,乙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乙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1 221 400元。

(7)2008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02 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8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乙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06年12月1日,购入生产线

借:在建工程 11 725 000

贷:银行存款 11 725 000

(2)2006年12月,安装该生产线

借:在建工程 167 000

贷:原材料 100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 000

应付职工薪酬 50 000

(3)2006年12月31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投入使用

借:固定资产 11 892 000

贷:在建工程 11 892 000

(4)2007年度计提折旧

生产线2007年度折旧额=(11 892 000-132 000)÷6=1 960 000(元)

借:制造费用 1 960 000

贷:累计折旧 1 960 000

说明: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2006年12月31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投入使用,所以从2007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

(5)2007年12月31日,确认减值损失

生产线应确认的减值损失=账面价值(11 892 000-1 960 000)-可收回净额8075600=

1 856 4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856 4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 856 40

说明:2007年末要先计提折旧,确定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然后考虑固定资产减值。

(6)2008年上半年计提折旧

2008年上半年折旧额=(8 075 600-125 600)÷5÷2=795 000(元)

借: 制造费用 795 000

贷:累计折旧 795 000

说明:2008年的折旧是以2007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8075600元为基数进行计提的。

(7)2008年6月30日,将生产线转入改良

借:在建工程 7 280 600

累计折旧 2 755 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 856 400

贷:固定资产 11 892 000

借:在建工程 1 221 400

贷:银行存款 1 221 400

说明: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要照提折旧,次月开始不计提折旧,所以2008年6月要计提折旧。

(8)2008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投入使用

借:固定资产 8 502 000

贷:在建工程 8 502 000

(9)2008年生产线改良后计提折旧

2008年生产线改良后折旧额=(8 502 000-102 000)÷8×4÷12=350 000(元)

借:制造费用 350 000

贷:累计折旧 350 000

说明: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所以从2008年9月开始计提折旧。

五、固定资产处置

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其实质都是固定资产的减少,盘亏也是减少,但固定资产的处置有个处置过程,这个处置过程中发生的支出和取得的收入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归集,清理完毕后转入“营业外”,盘亏见不到处置过程,走“待处理财产损溢”,查明原因后转入“营业外”。

1.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固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1)该固定资产处于处置状态;

(2)该固定资产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

2.固定资产处置的处理

(1)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

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从划归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

因为在固定资产的的特征中,固定资产不能以出售为目的,持有待售固定资产不是以出售为目的,和正常的固定资产使用的目的不一样,从持有待售之日起就不能提折旧了,持有待售准备出售的目的是出售,不是为生产经营服务,按照配比原则,不应该再计提折旧。

(2)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3)企业将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应当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教材例题【例3-17】甲公司有一台设备,因使用期满经批准报废。该设备原价为186 700元,累计已计提折旧177 080元,已计提减值准备2 500元。在清理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5 000元,残料变卖收入为6 500元。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7 120

累计折旧 177 08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500

贷:固定资产 186 700

(2)发生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5 000

贷:银行存款 5 000

(3)收到残料变卖收入

借:银行存款 6 5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 500

(4)结转固定资产净损益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5 62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 620

说明:清理过程结束,把“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余额转入“营业外”,调到借方是“营业外支出”,调到贷方是“营业外收入”。如果没有清理完毕,即第四笔会计分录取消,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应有余额。

固定资产的盘盈将其作为“前期会计差错”,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原则来处理。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