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质(夏天里的一团火,一点就着),多血质(像春风一样得意洋洋,自来熟),
粘液质(像冬天一样无艳丽的色彩装点而冰冷耐寒,外凉内热的热水瓶),抑郁质(秋风落叶般的无奈)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们的行为举止中。
性格结构可分为四个大方面:对现实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
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征,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人格特质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G.W.奥而波特和R.卡特尔,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
其中个性特质分为三种: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的、最具概括性的特质;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
次要特质是个体不太重要的特质,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16种根源特质(P196),并制定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五因素”特质提出了五种人格特质也称“大五人格”,指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谨慎性。
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把人格类型概括为三种模型(例子P197):
1、单一型模式—T型人格,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征;
2、对立型模式—内向和外向人格,内向和外向是以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为指标的心理类型;
3、多元型模式—阴阳五行说
人格成因有:1、生物遗传因素,根据以往的研究,我们认为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关系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
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环境因素,一般研究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三类: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教养方式。
4、早期童年经验,其一,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有利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也引发儿童不良人格形成;
其二,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人格;
其三,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
5、自然物理因素,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影响作用,更多表现为一时性影响,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综上所述,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测验法的主要形式是自陈问卷法,最常见的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P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