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专家命题卷(1)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5年5月25日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学习完《变色龙》,同学们对契诃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趁机向大家推荐了他的其他作品,让大家课后阅读,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
A.《装在套子里的人》
B.《小公务员之死》
C.《万尼亚舅舅》
D.《羊脂球》
2.初中生文体意识还不是很强烈,经常会在写作中乱了阵脚,为了使学生对各种文体能有所认识和了解,并且能够应用到自己的文章中,需要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渗透文体知识,下列课文中属于小说的是()。
A.美国/勒曼《音乐之声》
B.俄国/契诃夫《变色龙》
C.丹麦/安徒生《丑小鸭》
D.丹麦/勃兰兑斯《人生》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7~9年级的阅读要求中明确提出:“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语文老师应该结合所学文本,对其文体知识进行必要的介绍。下面是一位老师在课件上出示的关于文体的有关常识,其中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形式多样,就表达方式说,有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就体裁说,有旧体诗和新诗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自然环境
C.散文这种体裁,精粹简练,形式自由,能够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D.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
4.教学《二泉映月》时,教师出示了坐在“天下第二泉”旁的阿炳塑像的图片,并介绍阿炳坎坷的一生,从而导人对课文的学习。这位老师的课堂导入属于下列哪种导入方式?()
A.解题导入法
B.情境导入法
C.介绍背景导入法
D.案例导人法
5.讲解小说语言时,老师为了让学生体味人物和语言的关系,让大家从小说中找一两句人物的代表语言,并注明出处。下列是学生的作业,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藤野先生》中的藤野)
B.“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故乡》中的闰土)
C.“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的贾雨村)
D.“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小子又回来吃咱们”(《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
6.诗歌教学中,吟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放声朗读,而是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下面是教师在早读时听到的一些学生朗读,其中需要教师纠正的是()。
A.而无/车马喧
B.飞鸟/相与还
C.晋陶渊明/独爱菊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学生根据要求对课文中的字词进行了翻译,请找出其中翻译有误的一项。()
A.朝服衣冠服:衣服
B.明日徐公来明日:第二天
C.窥镜而自视窥镜:照镜子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
8.学习《曹刿论战》时,老师让学生们想一想,有哪些诗句可以表现出鲁国当时岌岌可危的形势,下列是学生的一些回答,其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A.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Et风雨大作》)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9.下列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7~9年级阅读目标与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C.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D.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10.下面是一些学生对课文的描述和理解,其中有误的是()。
A.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的背影虽已远去,却永远地定格在了作者的泪光中
B.在德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里,韩麦尔先生书写了一曲悲壮的爱国主义之歌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国难当头、山河沦陷的年代,诗人艾青抒发了他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D.小说《孔乙己》中,鲁迅把旧中国浓缩为一个鲁镇,把焦点聚集在咸亨酒店,把悲剧演绎在街边的柜台旁,把炎凉的世态投影到孔乙己身上
ll.阅读下面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下面对画线部分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既然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总结汇报,那教师导人就比较多余,可以直接进入学生小组活动
B.第一组同学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本组搜集整合的孔孟的生平、主要经历等资料,材料充实,思路清晰,特别是持孔孟画像上台讲述的做法形象而有创意。
C.这组所搜集的资料时空跨度大,又散见于各处,做起来有难度,但群体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组同学展示的成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D.教师总结收获,肯定了学生的能力和努力,能够激发他们更加上进,并且针对学习布置了写作任务,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
12.下面是某校语文教研活动的一个小记录,阅读并按要求答题。
围绕《三打白骨精》的教研,老师自觉阅读《西游记》原著,更读了《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西游记与民俗文化》《名家读西游记》《看罢西游不成经》等评论著作,《文学理论》《文学概论》《当代西方文论》《中国叙事学》《现代小说美学》等文艺理论书籍。《三打白骨精》的教研活动结束后,陆续共读儿童文学名著《长袜子皮皮》,推荐有益于提高教师朗读水平的《朗诵学》……
对以上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语文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仅要在日复一日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自我修炼、积累经验,更要注意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积淀来自根部的力量一文学素养的提升
B.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需的生命方式,从这样的意义和高度上讲,教师就必须读书
C.伴随读书,也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考试、答题、研讨、讲座等,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阅读兴趣
D.语文教师应将主要精力用在研读教材中的选文上,不用花费时间去读书
13.阅读下面的课堂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师:歌唱艺术是音乐的音响和语词的完美结合,罗曼•罗兰曾说:“人类的美丽的语言的价值,远超过歌的价值,没有什么可以和它相比;它的高低抑扬,对于表现情感是不可胜数的。就是歌也得回到单纯的语言。”.可见,歌词在歌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你们唱歌的时候,是否细细品味过这些歌词呢?
生1:《东风破》是我的最爱,而我更喜欢它富于古典韵味的歌词,特别是“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这句相当精彩,一个“瘦”字,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寂寞和痛苦;而“偷”字,更给人一种时间逝去却又无可奈何的感觉。
生2:《梦想缤纷》的歌词,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如“打开宁静的天空当作画布”,将“天空,,比喻成“画布”,表现青少年天真可爱、异想天开的个性,使人眼前一亮,心情愉快,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生3:《送别》作者特别善于抓住一些景物来突出离别的忧伤,如“长亭”“古道”“晚风”“夕阳”.整个画面流露出一份淡淡的忧伤。而后面的“浊酒”“别梦寒”都深深地拨动人的心弦,与作者产生共鸣。
生4:我也喜欢《送别》,词中“晚风拂柳笛声残”写离别之时,连笛声也歌不成调子,更加渲染出离别情感的忧伤、意境的凄凉。
生5:《真心英雄》中我最喜欢“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形象的语言蕴含深刻的道理:成功两个字好写,但要做到,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
生6:《一千零一个愿望》中“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踮起”二字写出了距离的短小。“更”字告诉我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哪怕是微小的--?点成功,都离你心中的“阳光”更近了一步。
师:的确,优美的语言所激发出的生动情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而生动的旋律与歌词的完美配合使歌曲要表达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地显现,滋养一代又一代人。让我们运用音乐的知识,来赏析一首首熟悉的歌曲。
结合下述课堂实录,下面理解不准确的是()。,
A.语文学习是在不断地内视、发现、理解已有的生活体验及其意义;而已有的生活体验也在不断地解读语文,生活体验愈丰富,愈能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进入语文并掌握语文。本次活动,把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相联系,互补共效,获得了双倍的意义
B.有的同学选择的歌曲既是流行音乐,又是一首情歌,教师应该适当引导,让学生去欣赏更高雅的音乐
C.本次活动引导学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
D.突破狭隘的语文学科界限,大胆在语文学习中引入浅显的音乐欣赏,实现语文学科向其他领域的合理与适度渗透
14.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按要求答题。
一个学生学过《桃花源记》后问老师:“‘仿佛若有光’中的‘仿佛’‘若’都是好像的意思吗?如果是,那是否重复了?这个问题课本上没有注释,教学参考书里也没有给答案,教师便动员学生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后来一个学生借助老版《辞海》解决了这个疑难问题:“仿佛,视不是也。《字林》:仿佛,见不审也。”有个学生补充说:“见不审,就是看不清楚的意思,这一句可译为看不清楚,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在接下来的课堂上,老师让这两位同学上台向大家解释了这个问题,并且鼓励了他们这种积极探究的精神。
对上述教学案例,以下评价不正确的是()。
A.查阅《辞海》等工具书已经超出了中学生的能力范畴,该教师不应该把这么难的问题抛给学生
B.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认识运动过程,它往往要经历一个无疑一生疑——解疑——领会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自己的探索,这样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
C.在查询探究中,学生可以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教师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D.教师的处理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
15.阅读《傅雷家书》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下面对藏线部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位学生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说明对文章进行了深刻的独立思考
B.教师没有直接解答学生的疑问,而是把难题抛给了其他学生,这样会丧失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
C.教师在学生解答出了“坚强”的含义之后,循循善诱,适时地引导他们去揭示坚强的最高境界D.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即时的肯定,又引用诗句,使得课堂充满了人文气息
D.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即时肯定,又引用诗句,使得课堂充满了人文气息
首页 1 2 3 4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