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 )阶段。
A.感觉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2.儿童的思维运算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
A.感觉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4.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5.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认知方式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
A.家庭教养模式
B.学校教育
C.同辈群体
D.隔辈群体
E.遗传
2.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A.场独立与场依存
B.沉思型与冲动型
C.内向型与外向型
D.辐合型与发散型。
E.可控与不可控
三、名词解释
1.学习准备
2.心理发展
3.自我意识
4.最近发展区
5.关键期
四、简答题
1.简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2.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3.简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4.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五、论述题
1.论述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2.C解析: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可逆性和守恒性的特征,并且能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 行逻辑推理。
3.C解析: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将人格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其中前5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它们分别是:(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 感(6~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4.B解析: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5.C解析: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性格。
二、多项选择题
1.ABC解析: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2.ABD解析: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 与发散型等方面。
三、名词解释
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