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预测: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7月30日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定义

  二、教育学思想的萌芽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1.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有充分的反映。
  (1)教育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受教育。所以他的弟子中既有贵族.也有被称为鄙人的下层人士,也有像颜渊那样的贫穷的人。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践.对我国教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使不少处于下层的人士也能有受教育的机会。
  (2)教育目的
  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君子。这是德育方面的要求。《论语.子张》中说“学而优则仕”,则表现了孔子教育目的的另一个方面.为社会发展培养政治家。
  (3)教育作用
  《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4)教学原则和方法
  ①乐学与立志
  孔子认为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他认为学习的成败与立志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学习必须有恒,必须立志于学,才能使学习坚持下去。
  ②学、思、行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说明孔子不仅重视学习.而且也重视思考.而且看到其中的辩证关系。同时孔子也看到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
  ③启发诱导
  《论语•述而》中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
  ④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教,使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5)教学内容
  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六艺”教育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学的理论和技能技巧。
  (3)长善救失
  在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问题上,《学记》提出了“长善救失”的原则。教师要全面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4)藏息相辅
  对于学生的学习,《学记》中的思想认为:课内的学习与课外的联系必须统筹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5)相观而善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自身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切磋,尤为重要。
  (6)“豫”与“时”
  把握恰当的教育时机,也是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要原则。“豫”就是预防,防患于未然。“时”,就是及时,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施教,这样的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
  在本书中,我们主要讲解孔子、孟子和《学记》的教育思想。此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先秦时期荀子的性恶论、儒墨显学、道家的“道法自然”等教育思想.也对教育发展产牛了深远的影响.

  (2)学习观——回忆说
  柏拉图强调理性思维,他说人在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降生)后,这已有的知识被遗忘,通过接触感性事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遗忘的事物,学习即回忆,这就是柏拉图的“回忆说”。

  三、教育学的创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英国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为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3.裴斯泰洛奇    
  瑞士平民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教育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使受教育者脑、心和身体都得到发展.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性特征的人。
  4.洛克
  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白板说”和“绅十教育”。“自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教育使心灵丰富多彩:“绅士教育”主张.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甚至反对资产阶级的子弟同劳动人民的子弟共同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主张绅士教育在家庭巾实施。这一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其代表作《教育漫话》之中。
  (二)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四、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一)教育学派别的形成
  1.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其代表著作分别是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德国教育家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和利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是主要代表作。
  3.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其代表作分别是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  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4.批判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强调运用批判理论的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研究与分析。美国鲍尔斯和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布厄迪尔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和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都属于批判教育学。
  (二)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很多对教育实践产生重大指导意义的教育理论.主要有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特别是来源于认知主义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的素质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第二,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范式呈现多样化:
  第三,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教育学科体系:
  第四,教育学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第五,教育学加强了自身的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