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资格教育学考点预测: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7月30日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考点预测:本章在历年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小,涉及的知识点不多,题型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察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的关系;而教育与文化,特别是学校文化的相关知识需要多加注意;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又可能以案例分析或论述题的形式出现。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一)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兴办教育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任何社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即能提供多少劳动年龄人口,多少社会剩余产品.多少可以从事学习的富余时间.以及多少以教育经济形式表现出来的可以用于教育活动的条件:另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包括需要的劳动力总量和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它们分别决定着整个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的体系、结构。
  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二)决定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
  所谓教育结构.即教育机构总体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组合方式,包括教育纵向系统的层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以及教育横向系统的类别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结构的变革.进而就会引起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关系以及其中的专业设置的比例关系的变化。同时.人才需求结构的变革.导致人才培养的规格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过去的专业口径比较窄,现在比较宽;过去比较重视技能,现在比较重视理论;过去比较重视复制,现在比较重视创造。在不同的时代,生产力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是有很大不同的。
  (三)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
  生产力往往是伴随着科学技术而发展的。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会促进人类知识总量的不断增长和人类认识能力与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由此就会促进学校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的不断变革。这集中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学校课程门类由少到多:二是学校教育内容越来越丰富和深化:三是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方便教学。
    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三、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一)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文化会对教育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价值取向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我国教育和年青一代价值观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教育目的的确立.受文化的影响。例如.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这种文化反映在人才培养上,就强调教育目的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希腊时期崇尚知识和理性。因而当时的教育目的则是培养哲学家和哲学王。近代英国着重培养具有绅士风范与良好品性的公民,德国着重培养能够服务社会的公民.这些都与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育的内容是人类的文化.不同时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表现在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范围、选择倾向性等方面。,
  (四)影响着教学方法的使用
  不同文化影响着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方式。这在教育上表现为影响着教师对知识的传授方式以及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四、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一)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影响他们对教育内容、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也影响他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育过程中教育机智的运用。
  (二)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遵循这种规律;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广泛应用,使教育对象得以扩大,每次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极大地促进了教育者数量的增多。
  (三)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
  科技的发展促使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课程体系不断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要求学校培养的人必须掌握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
  (四)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科学技术可以渗透到教育活动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要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条件。学校类型规模的扩展.教育设施的兴建,教育内容的记载与表达方式,教学用具与器材的创造等.都离不开科学的作用。20世纪以来.随着新的传播工具与数据存储工具的出现.教学上开始采用大量的新科技产品。这些新科技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大众化。
  五、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制约
  (一)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一定的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人口增长率过高使得教育经费和师资质量的平均水平降低:学龄人数增长使得班级人数增加,影响教育质量。人口增长还制约和影响着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重点的选择。
  (二)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其中身体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健康状况两个方面.是人口质量中的物质要素。文化修养包括人们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和劳动技术水平。道德水平包括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合于社会规范的社会品质等。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是人口质量中的精神要素。人口质量是一个表明人口各方面素质综合发展水平的概念。
  人口质量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表现为间接和直接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是指人学者已有的水平对教育质量的影响:间接的影响指年长二一代的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的人口质量,从而影响以新生一代为对象的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人口的年龄、性别等:社会结构指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
  第一.人口年龄构成制约各级教育发展规模与进程.影响教育的宏观决策和战略决策。人口的年龄结构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
  第二.人口的社会结构对教育的影响则更为显著。在阶级社会里,人口的阶级构成直接影响着受教育权的分配。
  第三.人口就业结构制约学校教育结构。所谓就业结构是指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就业人员的比例。教育结构指各级各类学校、各种专业教育的构成。近年来,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向服务业转移.向智力劳动转移.从一般技术向高新技术转移。
  第四,人口地域分布制约学校布局。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的布局,同时也制约着教育质量。
  人口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的布局和教育效率.一般说来,人口分布合理的地区,教育相应地比较发达;
  人口密度稀疏的地区.常常出现学校布局不够合理,进而影响教育经费的充分使用,影响教育效率的提高。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