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是教师的“附属物”,教师和学生的“人一人”关系降低为“人一物”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无法保障。现代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了新型班级的建立,从而为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提供了保证。现代教育的内在机制就在于从主体性源泉出发去发掘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主动和谐地发展。因此,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
(三)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由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构建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有限,即使有,也只是教师意志的再现。但大多数学生从内心来说,是非常渴望参与班级管理的,但苦于不被教师赏识,以致于不少学生毕业以后学习不会自主,生活不会自理,工作不会自治,缺乏独立、主动、创新的精神。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干部;使小干部从“教师的助手”变成“学生的代表”;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当干部引向当“合格的班级小主人”;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级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