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学教育学考点命题:8.3教学策略_第3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4月29日

  科学分类的基础首先是对分法。例如在概念、公式或原理的教学中,归纳法和演绎法是常见的一对。至于学生的学习,接受式和发现式是相对的两端,另外还有全习法(学生一次反复学习全部教材)和分习法(学生分别学习教材各部分,达到一定标准后归纳成整体)之分以及集中学习法和分散学习法之分。从教师、学生之间信息传递关系看,可分为无交流传递和有交流传递两类。通常的课堂教学采用讲解方式,以教师的说明和解释为主来达到教育目的。在这种方式中,信息呈无交流传递,没有对学生的反应作出反馈,所以不能考查学生的理解程度。正因为如此,现在大都重视有交流传递,这种传递又可分为提问方式、程序学习方式、小组学习方式和讨论方式等多种。
  (四)综合型策略
  综合型策略与前面所述的三种策略不同,它不是按教学过程的某个构成要素为中心,而是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近年来,综合型策略的改进出现了两个主要的取向:其一是融合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师主导取向,或称指导教学,其基本要点是:从旧的经验引导新学习,系统地讲解教材内容,及时练习与反馈校正。其二是体现人本主义与认知结构理论的学生自学取向,其基夺要点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现学习,在合作学习中追求新知,寓求知于生活。研究表明,以上取向各有优点,而且对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各有其不同的适合程度。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