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十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2年12月28日

  8.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9.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10.班主任的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3)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者。
  11.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的生活和活动(4)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12.班主任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权威的、放任的、民主的三种。
  13.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①内容。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②了解学生的方法。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了解学生;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①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要在班上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要定期和任课教师互通情况;全面调节安排好各科教学负担。②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③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力量:定期家访,及时和家长沟通;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积极争取和鼓励社会各种有利因素对学校提供支持。
  14.课外活动:指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在课堂教学之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以使学生得到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15.课外活动的特点:(1)灵活性;(2)综合性;(3)实践性;(4)自主性。
  课外活动的内容种类:(1)科技活动;(2)学科活动;(3)文体活动;(4)体育活动;(5)社会活动;(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16.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参加活动的人数(即活动的规模)为标准进行分类,学校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分为:(1)个人活动,也叫个别活动。(2)小组活动,课外活动小组,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3)群众性活动,其规模比较大,至少以一个年级的学生作为活动参与者,也可扩大为全校活动或校级联合活动。包括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各种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社会公益活动。
  17.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