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讲义:第12章_第3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9月11日

  1.国债的负担

  认购者负担(债权人负担);债务人负担(政府负担);纳税人负担;代际负担。

  2.国债的限度

  (1)熟悉衡量国债绝对规模的指标

  ①国债余额——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

  ②当年发行国债的总额;

  ③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2)掌握衡量国债相对规模的指标

指标
计算公式
意义
国债负担率(国民经济承受能力)
国债累计余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国际公认的国债负担率的警戒线为发达国家不超过60%,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
债务依存度
当年债务收入/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
我国分为全国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和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
国际公认的债务依存度警戒线在15%~20%之间
反映政府偿债能力的指标为:当年付息额/当年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

  (五)李嘉图等价定理

  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是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

  (六)国债的制度

  国债制度一般由发行制度、偿还制度和市场交易制度构成。

  1.国债发行制度

  国债发行制度由国债发行条件和国债发行方式构成。

  国债发行条件包括国债种类、发行日期、发行权限、发行对象等。决定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发行方式。

  国债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招标方式、承购包销方式、直接发售方式和“随买”方式。

  2.国债偿还制度

  我国选用的偿还方式主要有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和市场购销法等方式。

  3.国债市场制度

  根据国债交易的层次,国债市场分为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两大部分。

  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的国债交易按国债交易成交订约和清算的期限划分,可以分为现货交易方式、回购交易方式、期货交易方式和期权交易方式。熟悉其具体含义。


首页 1 2 3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