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讲义:第11章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9月11日
第十一章 财政支出

  一、财政支出及其分类

  (一)如何理解财政支出数据

  财政支出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

  一般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财政支出的有关数据:

1.财政支出规模
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反映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
2.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
反映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
3.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
反映财政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

  (二)财政支出分类方法

  1.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

  国际通行的统计分类方法有财政支出功能分类和财政支出经济分类。熟悉其含义。支出经济分类是对政府支出活动更为明晰的反映。

  2.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将财政支出区别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三)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2007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符合国际惯例的收支分类改革。其中:

  (1)按支出功能分类设类、款、项三级,类级科目分别为: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等17大类。

  (2)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类、款两级,类级科目具体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12个“类”级科目。

  二、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

  (一)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可采用两大指标,即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

  我国常用的相对规模指标

(1)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2)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3)人均财政支出
反映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

  财政支出变化趋势

  从财政支出变化趋势看,在正常情况下,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不断上升的,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是相对稳定的,它决定于国家的制度安排。人均财政支出指标一般也是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二)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历史趋势

  根据各国财政支出的实践看,自20世纪初期以来,各工业化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先是持续增大,后来渐渐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这是一个普遍趋势。

  (三)熟悉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

  对财政支出增长现象的解释主要有: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公共选择学派等。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