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讲义:第11章_第2页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9月11日

  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将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两种: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内在原因中,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

  马斯格雷夫用经济发展阶段论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认为: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是重点加颜色随着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而变化的。

  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理论”认为,生产率偏低的政府部门的规模必然越来越大,政府部门的支出必然快速增长。

  公共选择学派分别从选民、政治家、官僚行为及民主制度的特征等方面,提出了理解政府支出规模的新视角。

  三、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一)财政支出总量快速增长、支出结构有所调整

  在财政支出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财政支出结构逐步优化。财政支出的重点也逐步由经济建设向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转化。

  (二)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1.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

  2.相对于消费性支出而言,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然略有下降趋势,但仍徘徊在较高的水平上

  3.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有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

  (三)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优化支出结构

  1.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

  2.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重点:义务教育;逐步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体系。

  3.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4.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5.大力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

  (一)熟悉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含义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是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绩效评价的对象是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或机构;绩效评价的内容是公共委托—代理事项;绩效评价是按某种确定的规则和绩效目标指标进行的。

  4E原则: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公平性。

  (二)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内容与方法

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绩效考评工作由财政部统一领导,中央各部门具体组织实施;(2)分类管理原则;(3)客观公正原则;(4)科学规范原则。
考评方法
(1)比较法;(2)因素分析法;(3)公众评价法;(4)成本效益分析法。
指标选择
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要遵循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和经济性原则来确定。
阶段划分
绩效考评程序一般分为前期准备、实施评价和撰写考评报告三个阶段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