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讲义:第7章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9月2日
 第七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一、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1.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

  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熟悉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

  

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
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
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2.掌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

  (1)经济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含义更广的概念。

  (2)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经济发展。

  (二)掌握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劳动的投入数量

  资本的投入数量

  劳动生产率

  资本的效率

  (三)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1.熟悉两因素分解法

  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

  2.掌握三因素分解法

  就是运用生产函数,把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也叫“索罗余值”:GA=GY-αGL-βGK

  二、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一)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的类型

  1.熟悉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指的是总体经济活动,而不是个别部门或个别经济总量指标。

  2.熟悉经济周期的类型

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
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
长周期(50-60年,康德拉耶夫周期)
中周期(8年左右,朱格拉周期)
短周期(3-5年,基钦周期)
按照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
古典型周期: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
增长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率为正值,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我国就属于增长型周期

  (二)熟悉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

  可以把经济周期首先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扩张阶段和紧缩或衰退阶段,如果衰退特别严重,则可称为萧条。扩张阶段又可以再细分为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熟悉各阶段特征。

  (三)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

  投资率的变动、消费需求的波动、技术进步的状况、预期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动、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

  (四)了解我国的经济波动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属于增长型周期波动,波动幅度并不大。

  (五)掌握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