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讲义:第3章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3年9月2日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一)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

  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个人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掌握生产者的基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二)企业形成的理论

  掌握科斯的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一)生产及相关概念

  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二)掌握生产函数

  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

  1.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

  Q=f(L,)

  2.熟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定义,能够根据给出的数据进行计算

  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

  (1)边际产量先递增,后递减

  掌握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之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2)总产量曲线的图形

  总产量曲线先以递增的速度上升,后以递减的速度上升,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后下降。

  MP>0时,TP上升; MP=0,TP最大;MP<0时,TP下降。

  (3)平均产量曲线的图形

  MP曲线与AP曲线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

  (四)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也称规模收益,研究的是企业的长期生产决策问题。

  根据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变化比例的比较,可以将规模报酬分为三类:

  (1)规模报酬不变

  (2)规模报酬递增

  (3)规模报酬递减

  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一)掌握成本的含义

  1.机会成本

  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2.显成本与隐成本

  显成本是指企业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隐成本是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实际上是自有要素的机会成本。

  3.经济利润

  在经济学中,企业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了企业的总成本。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企业的隐成本一般称为正常利润。

  (二)掌握成本函数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