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2014《初级经济基础》精讲31

考试站(www.examzz.com)   【考试站: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14年7月24日

2014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点,供备考2014经济师考试的考生学习。

第三十一章 民法基础知识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

2.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的对立面是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和恶意串通。

3.公平原则。

4.合法原则。

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6.公序良俗原则。

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即民法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

主体: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

内容: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客体: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等。

3.民事法律事实,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事实。

包括事件和行为。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第二节 民事主体

公民(自然人):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1.民事权利能力: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止。

2.民事行为能力,分为3种情况: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3)无民事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3.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法律制度。承担监护职责的人为监护人。

未成年人法定的第一顺序监护人是其父母;精神病人法定的第一顺序监护人是配偶。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4.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1)宣告失踪:公民下落不明满2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2)宣告死亡: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下落不明满4年的;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申请宣告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范围和顺序是:①配偶;②父母、子女;③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④其他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5.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首页 1 2 尾页

相关文章